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9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94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426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马克思的研究程序,是指马克思从收集研究材料到叙述研究结论、从开始研究到结束研究的各个中介环节。它包括:确立研究目的、明确研究顺序、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材料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历史分析、未来考察、策略制定、叙述结论。掌握了研究程序,就可以将各种具体的辩证研究方法(如原因和结果、本质和现象、分析与综合、量变和质变,等等)内在融贯起来,整合起来,为达到共同的研究目标服务。研究程序的提炼和掌握,是从谈论辩证法到操作辩证法的基本中介,为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实际运用铺平了道路,具有较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552.
毛泽东在开创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提出社会主义矛盾学说体系,为社会主义辩证法理论及其丰富性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社会主义辩证法理论阐述了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主要矛盾学说、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的性质特点、解决的方法及三个层次矛盾的相互关系.毛泽东抓住了社会主义辩证法的逻辑起点——社会基本矛盾,围绕这一核心矛盾学说,层层揭密.  相似文献   
553.
漆明春 《兰州学刊》2007,1(1):70-72
邓小平人才理论蕴含着精辟的辩证法思想.它包括人才作用的辩证法、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和人才使用的辩证法.邓小平的人才辩证法思想内容丰富,见解深刻,对于推动21世纪中国人才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54.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实质是以劳动为核心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辩证法,其历史趋势是经由劳动解放的人类解放,从而使劳动成为解放人而不是奴役人的手段。正是由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赋予劳动的辩证特性和解放性力量,使得劳动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这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彰显了现实性与超越性、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马克思主义价值特质。  相似文献   
555.
本文主要结合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并以唯物辩证法原理去观察和探索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般规律性。  相似文献   
556.
自19世纪进化论诞生以来,演化、发展的观点日渐成为当代科学的核心概念。由存在的科学进入到演化的科学,已经成为20世纪科学思想的突出特征之一。这种科学思想,与富涵历史感和辩证法的黑格尔《逻辑学》,有着广泛的一致性。由此设想,撰写综合辩证法新成就、包涵当代科学思想的概念体系的逻辑学,既与数学化命题体系逻辑学并进,也对吸纳科学思想不足的现代哲学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557.
“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最为鲜明地表达了卢卡奇的自然观。而学界就此认为卢卡奇“只见社会,不见自然”的观点蕴含着“以苏解马”的思维范式。只有回归《历史与阶级意识》论述自然概念的实际语境,才能破除这一“幻象”。青年卢卡奇视域中的自然概念具有三重意蕴,不仅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分裂和对立,也为工人解放指出了实践的路径。卢卡奇的自然观建立在其自然概念的地基上,对其自然观的探讨要深入到存在论根基。通过回应“自然还是社会”的哲学总问题与“自然辩证法还是历史辩证法”的具体问题,从总体性、过程性与目的性三个维度把握其自然观中辩证法主体思想的核心要义,目的在于正确理解卢卡奇对恩格斯的批判,并科学地得出马克思与恩格斯并不存在对立的结论。  相似文献   
558.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系统观念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并用系统观念来统摄"七大思维"(即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进一步明确系统观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中的重要地位。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从社会和自然出发,确立了"有机体"和"集合体"的观念,把自然和社会当作一个"有机""集合"的"相联系的总体",这实际上就是把自然和社会当作一个系统的整体,马克思对人类社会这一复杂系统作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概念在内一整套范畴体系,并运用这套范畴体系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历代领导集体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系统观点,把事物看作由各种要素基于一定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站在整体和全局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自觉地坚持运用系统观念谋划党和国家的全局工作,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布局和新方略,使坚持系统观念成为党的基础性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习近平的系统观念思想方法是对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的深化和发展,创造性地提出并运用的系统观念思想方法,进一步推进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559.
毛泽东的政策和策略与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有关中国革命的一整套政策和策略展示了丰富的辩证方法和精湛的政治哲理,它主要表现为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依据国情及政治形势的发展制定政策;弱小革命力量通过主观努力最终能够战胜强大的反动力量;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掌握斗争的主要方向,不四面出击,利用矛盾,各个击破;善于率领同盟者向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在照顾其利益的同时给以政治教育等。  相似文献   
560.
摘要:随着中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世界奢侈品的追求也越来越多,中国逐渐成为了世界奢侈品的集散地。这种情况的发 生是由于我国生产环节出现了供给与需求不相符的现象,即生产的相对落后与需求的提升不相适应 。这种状况严重地打击 着中国本土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以及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因此,供给侧问题的研究成为 了关系到中国未来市场经济的走向。通过唯物辩证法视角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析,为今后的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可 行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