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31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犯罪数量增多;低龄化趋势;犯罪团伙形式;犯罪种类增多、手段更新、涉案范围扩大;是目前未成人犯罪的主要特点。这也是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学校教育职能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社会不良思潮和丑恶现象侵蚀等显著外因与未成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预防也必须重视家庭学校教育,坚持全民动员,形成真正有效的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联合力量,共同创造一个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化体系。  相似文献   
4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put the concepts of reset, aprosdoketon and minor gesture to work in the context of organizational narratives. In particular we engage with two iconic characters of the genre of organizational fiction, Don Draper in the context of Mad Men TV series and the copyist, 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of Bartleby, the Scrivener by Herman Melville. Through a series of textual and performative writings we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setting and resetting organizational narratives/genre. Moreover, we explore what happens when fictional characters from a TV series and a novel (Bartleby and Don Draper) meet us – three scholars working in an array of different fields (literary, methodology, education and organization studies) and how this meeting and interaction shapes our understandings of work,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s.  相似文献   
43.
Freud's narcissism of minor differences is explored in the context of couple therapy. The paper attempts to highlight how these minor differences manifest themselv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jor relationship crises. In particular an attempt is made to illustrate how these minor differences come to act as distance regulators in the delicate intimacy dance of the too‐near, too‐far dynamic.  相似文献   
44.
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社区矫正是现代刑罚观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未成年人心理特点和未成年人犯罪的典型特征而展开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适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司法机关、行政部门、社区组织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注意刑事侦查羁押慎用、审判专门化设置和社区矫正的社会化是社区矫正功能发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5.
在教材使用中,教师要有优势互补意识。既要有主要教材,又要有辅助教材,还要将相关的最新学术成果迅速转化为教材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坚持隐性导读,把文学经典纳入教材群,使若干信息源相互参照,彼此关联,形成一个开放的教材群。  相似文献   
46.
中国内地的动漫产业不仅对内地未成年人产生影响,同时也作用于港澳台未成年人。港澳台未成年人可分为三个层次,本文将针对港澳台未成年人同质文化圈这一层次进行研究,在与内地相比较的情况下,对港澳台地区未成年人的文化环境和文化心理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港澳台动漫产业发展情况,探讨内地动漫产业对港澳台未成年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厨川白村的文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情绪主观是文艺的始终"的主张上,他认为,不同时代出现的不同流派,都是文学的支流,尽管在当时风靡盛行,但是终不会替代"情绪主观"的主流文学.主流文学也许会在特定的时期,由于某种原因沉入河底,但那仅仅是暂时现象,终究还会容纳纷至而来的各种支流,又以崭新的姿态,奔流于文艺的江河之中.  相似文献   
48.
理性义是词义的基本构成成分。目前,研究者们公认概念义属于理性义,然而,词在概念义之外是否还包含其他理性义,除概念义之外的其他理性义都包括哪些下位类型,这些问题的研究对深入了解词义本体及其他相关的词义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形成研究是中国少数民族美学乃至中国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发生学角度来看,自然生态环境、物质生产生活方式、求美冲动、文化固化等是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形成的主要因素。其中,自然生态环境是物质条件,物质生产生活方式是重要基础,而追求美的冲动和审美思维的自我发展是关键,宗教、语言、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则是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形成并得以固化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土壤。少数民族审美模式的形成是一个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漫长而复杂的建构过程,同时也是审美的观念逐渐从宗教的、伦理的、功利的、认知的等观念中分离出来的过程,这一分离过程,就是少数民族在明晰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基础上建构和完善其审美模式的蒸馏过程。  相似文献   
50.
朱熹既有不少排斥、反对史学之说,同时亦有许多赞同、提倡史学之论,这就令人对其史学态度生出困惑。从根本上而言,朱熹并不反对史学,他反对的只是将史学凌驾于、优先于理学之上,这是从辨本末之学来考虑的;另一方面,他反对作为权谋功利之说的史学,这是从义利之辨的角度着眼的。朱熹提倡史学乃是其格物穷理、经世致用思想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