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71篇 |
免费 | 134篇 |
国内免费 | 7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2篇 |
民族学 | 45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70篇 |
丛书文集 | 1018篇 |
理论方法论 | 276篇 |
综合类 | 5153篇 |
社会学 | 300篇 |
统计学 | 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45篇 |
2020年 | 62篇 |
2019年 | 76篇 |
2018年 | 60篇 |
2017年 | 71篇 |
2016年 | 109篇 |
2015年 | 133篇 |
2014年 | 305篇 |
2013年 | 343篇 |
2012年 | 372篇 |
2011年 | 402篇 |
2010年 | 318篇 |
2009年 | 346篇 |
2008年 | 435篇 |
2007年 | 525篇 |
2006年 | 570篇 |
2005年 | 502篇 |
2004年 | 514篇 |
2003年 | 529篇 |
2002年 | 442篇 |
2001年 | 392篇 |
2000年 | 182篇 |
1999年 | 55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孔子育人思想的价值目标——"君子"(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伯庸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1):60-67
孔子毕生致力于塑造一个“君子”的形象,他“述而不作”,是通过自己全部的言论和行为来完成的。从“君子”一词的来历、诸多内涵的构成、整个形象的特色和相关问题,结合孔子的言行进行系列的探讨,以解读孔子留给后人的“君子”形象。 相似文献
32.
王春梅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Z1):232-233
According to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our country,English has become a more common communication tool in today’s society.The schools at all levels also enhance the English teaching,even the kindergarden.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Teachers hav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of language teaching.In English teaching classroom,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use the oral language and written language to deliver the information,but also make use of the silent body language.Body language not only deepens the verbal language,but also takes an unsubstitutive effect on the verbal language. 相似文献
33.
李和标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5):122-126
使用兴奋剂提高成绩,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是严重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兴奋剂从最初的原始形式,到后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众多化学合成制剂;从最初的默认使用兴奋剂,到如今人们所认清了兴奋剂带来的危害,WADA、各国家地区、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团结起来共同反对使用兴奋剂历史过程,以及在反对兴奋剂过程中道德约束所起到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34.
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三大情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支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38-45
20世纪中国的历史学家既背负着沉重的传统文化包袱,又力图在新时代里汇入前所未有的变革潮流。在传统扬弃与时代创新的艰难磨合中,他们身不由己地形成了许多自身难以摆脱的人文情结,其中政治情结、道德情结、洋人情结是诸多情结中最重要的三大情结。这些情结对于20世纪中国的历史科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35.
曾竞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1)
康德道德哲学从道德动机入手,阐明了善良意志、责任、规律的先验性,主观原则和客观规律的符合原则,定言命令的强制性、普遍性和必然性,得出"普遍立法""、人是目的""、意志自律"三大道德法则。从双重立场看待人,解释了自由的积极含义,赋予理性无比崇高的地位,彰显了人作为道德最终的自在目的尊严和价值,并对我国道德教育有着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6.
白夜昕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2):6-11
苏联学者认为技术系统由技术主体、技术手段与技术客体构成,而狭义的技术就等同于劳动手段。通过分析技术手段由工具、到机器、再到自动机的演化,揭示在此过程中人的地位以及人与技术关系的动态演化过程,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人和技术在技术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理解。 相似文献
37.
蔡定彬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1)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立德树人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及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德树人必须抓好切入点和着力点,要明晰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要锻造过硬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要做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传道者,要创新立德树人的方法和手段,要做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同时,高校也要对哲学社科工作者加大扶持力度,保障其立德树人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38.
道德认知的默会维度——基于认知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道德认知的研究中,对认知结构、道德判断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方式存在不同见解,需要一种新的认识进路来诠释。采用默会知识论的一些观点来分析道德认知,可以发现,默会认识的结构与道德认知结构都从格式塔学派的观点发展而来,在发展方向上也都强调认识者主动的整合能力和结构的动态平衡。道德认知的结构与内容之间的关系,与默会知识论中知道怎样(knowhow)和知道那个事实(knowthat)之间的关系表述在方式上基本一致,并强调道德判断的产生须借助于道德主体的情感和价值取向在具体特定条件下完成。因此,道德认知具备人类认识的默会维度,道德认知的发展需要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个体在道德认知结构中的身体在位。道德认知的默会维度支持一种实践性的教育方法,强调通过生活实践来促进道德认知结构的发展,从而最终促进道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39.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复苏整体乏力的当下,欧美诸国和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滥用反倾销救济措施,致使诸多反倾销行为从本应是合乎理性的公正之举走向实质的不公平,导致反倾销的道德异化。因此,从伦理角度审视,对反倾销行为进行规则构建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认为,这种构建既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无本之源,而是既具备一定的理论与思想基础,也具有切实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40.
《野草》别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野草>英文译本序》仅解释八篇针对现实的散文诗之写作背景和寓意,而回避了与当时现实无直接关联的另一半内容。由《野草·题辞》可知,这另一半重点是作者忏悔其"过去的生命"。"过去的生命"之必须忏悔,不仅因它是期以"乔木"而终得"野草"的"失败",而且因为作者通过对失败的长期反思,悟出那其实是一种"罪过"。于是,现在之"我"在继续挑战现实的同时又不断为过去之"我"所纠缠,由此深切地忏悔其早期"立人"(即立人之"心")主张。但这种反思也无结果,于是《野草》实际的精神主体("游魂")破裂为三,一归于曾经轻视的身体,强调一切都须亲身承受,"心"之所思须与肉身体验相合;一变为天地间虚妄的"求乞者";一化为渴望融入客观强力的战士。如此复杂的精神架构遂使《野草》既显示为一个战士的挑战,也显示为一个失败者的求乞与忏悔。但最后仍然"争天拒俗"并"指归在行动",故无论其反思、忏悔与求乞,都未能彻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