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8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02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盛大的综合性民间节日,民间关于“年节”的传说尤为丰富。《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的十个“年”之传说,从时间和仪式来看,均包含着诸多的传统习俗及其民族的信仰内涵。  相似文献   
82.
以《心灵史》为标志 ,张承志的小说创作从文化寻根进入到血缘寻根阶段 ,《心灵史》的杰出之处在于它对 2 0世纪中国小说宗教母题叙事的发展 ,一方面 ,它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从文化比较中体现宗教价值取向的理念 ,使伊斯兰宗教文化第一次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获得诗性的阐释与定位 ,另一方面 ,作者在叙述中的激情投入不仅体现了现代文学宗教母题叙事模式的扩张 ,而且体现了当代知识者对宗教价值取向自由言说的追求  相似文献   
83.
本文是"佛经故事传译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03BZW057)这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语篇.作者在解读数部佛经故事之后,参照国际民间叙事研究通行的AT分类法,从千余则佛经故事同万余篇中国各族民间故事叙事形态的比较解析中,探寻出彼此相对应的五十多个故事类型,成为在微观研究基础上向宏观审视扩展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84.
埃米莉·狄更森喜欢孤独,其潜意识中充满了记忆和感情,象一口深深的井.她孩童时代所需的慰藉,家庭未能给予,母亲的细心照料未能满足她内心强烈的求知欲望;成功之后,她对世界感到失望并厌倦了它,她总是被胡思乱想所折磨,内心冲突最终变成了危机.所以她最终将自然作为她诗歌的永恒主题,自然成了她唯一可去的地方,在自然中她找到了和谐,她所崇拜的自然体现.  相似文献   
85.
"潘金莲母题"发展及其当代命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金莲的"美"与道德失范两种对立的情感因素被熔铸在"潘金莲母题"的具体意象上,象征性地显现了人的伦理意识和自然情感冲突.这种冲突人类的过去、现在、将来都会遇到,都在想办法解决,又永远处在妥协的状态中,母题原型便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展演化着.<水浒传>、<金瓶梅>、<义侠记>、<潘金莲>等作品提供了母题演化的具体文本,潘金莲、王婆、武松等人物形象承载了母题的特别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86.
张权 《齐鲁学刊》2003,(2):138-141
《俘虏记》中的战争观和道德观存在着很大的模糊性 ,其目的就是为自己的侵略行为开脱责任 ,作家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善良”、“有人性”之人 ,这是不道德的蒙骗行为 ,必须给予严厉批判。  相似文献   
87.
日本的昭君母题创作历时10余世纪,较早的作品收录在汉诗总集《文华秀丽集》中,为一辑嵯峨天皇君臣的昭君主题诗会吟咏作品。通过对其作品、作者、体裁和题材的了解和初步分析,可推估九世纪昭君母题文学流播之概貌。  相似文献   
88.
在百年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胡适是民间文学的文学研究派的代表人物。他是"双重的文学"、"比较研究法"、"母题研究"等民间文学研究理念的始作俑者和实践者。他支持顾颉刚的古史辨伪,认定古史传说的嬗变无非是由简单变复杂、由地方性变全国性、由神话变史实、由寓言变事实四种途径,并将其研究方法概括为"历史演进法"。他是我国学术史上提出"箭垛式人物"及"滚雪球"式的变迁规律这两个传说学理论的第一人,为中国传说学的建构奠定了初步基础。《歌谣》周刊停刊,歌谣研究会的学者们风流云散逾十年后,他再度复刊《歌谣》周刊,宣称"我们现在做这种整理流传歌谣的事业,为的是要给中国新文学开辟一块新的园地",并发布全国歌谣普查建议书,因而与南方民俗学派的思潮遥相对峙。  相似文献   
89.
20世纪50年代,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的母题呈现“本土化”趋势,及至20世纪70-80年代,华裔美国文学作品母题“本土化”日臻完善。华裔美国文学作品母题“本土化”进程主要表现为中国母题的缺失、“身份”母题含义的流变、“关系”母题内涵的新建构。对此,以刘裔昌、黄玉雪、汤婷婷、赵健秀、谭恩美等为代表的华裔作家,从不同方面展现中美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而他们作品的主题主要反映华裔作家处在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夹缝中的尴尬生存状况。在这种冲突中,他们或者和解,或者反抗、寻找自我、努力构建自我文化的身份。一言以蔽之,华裔美国文学作品母题“本土化”就是华裔作家对归属、两种文化等问题的思考,并在其文学作品中加以淋漓尽致的叙述,由此在美国文学界获得应有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90.
本文依据奥斯汀和舍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对《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交际功能与大学英语语用能力以及口语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提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 ,应该以语言信息和功能为出发点 ,为学生营造真实的交际语境 ,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