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251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71.
克劳德·德彪西是世纪之交欧洲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由于德彪西的音乐十分强调个人的感性体验,因此,他的音乐创作往往是遵循自己的感觉规律、根据色彩学原理、重视丰富细致的音色变化和感官"印象"的结果。尤其是在他的调式、调性手法中所体现出来的音响色彩艺术特征、个性化的美学理念以及对音乐创作技术的大胆革新,成为更深一层认知、分析德彪西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2.
刘勰将孔颖达的"必不空弦"改为了"理不空弦"。这一改动在现代诗学视野中显得格外有价值。即刘勰明确地继承了前人的诗乐同源的观点,确立了诗的最重要的形式特质音乐性,但也意识到音乐先于诗歌语言及诗乐有别,这与现代诗歌理论研究及人类学研究得出的诗具有音乐性和音乐先于语言在人类历史中出现的结论都不谋而合,也为汉语诗歌由早期的重音乐的歌诗向诗的音乐性在后来被渐渐淡化,最后出现诗与歌的两种文体的分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3.
中国传统器乐文化汲取禅宗"顿悟"思想成果,形成了内省性、刹那性、直觉性、余味性四大特征,其"传神余韵"的最高审美境界直接以禅宗"意在言外"顿悟说为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4.
音乐时间知觉研究领域内的最新进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 1)音乐中时间模式的知觉 ,主要对节奏等时间模式的形成机制和编码方式进行探讨 ;( 2 )音乐中时间模式的操作 (即计时 ) ,主要讨论音乐中普遍存在的计时偏差的含义及其理论解释 ;( 3)音乐时间模式中知觉和操作的联结 ,即知觉和操作的交互影响 ;( 4)内隐知识和内隐学习在音乐时间知觉中的作用。展望该领域今后研究的方向 ,可以认为 ,对内隐的无意识成分在音乐时间知觉中作用的进一步探讨为该领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5.
潘伟 《河南社会科学》2004,12(1):153-154
音乐形象并不是一维的存在,而是由作曲家、演奏家、欣赏者这三者共同塑造的一个三维动态结构。在这个动态结构中,音乐形象不断地转化、发展、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6.
潘晓彦 《求是学刊》2005,32(4):99-102
文章以“天人合一”的深层文化精神为依据,从音乐对文学的“显性”“影响关系”和“隐性”“借比关系”两大方面,观照诗歌、散文、小说、戏曲文体的音乐神韵,并尝试对一些文学现象进行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77.
古今中外的理论与实践都证明:易理、乐理、医理,三者相通。其中任何一种理论或者实践的进展与突破,都可以促进与推动其他两项理论与实践的进展与突破。周易界与音乐界、医学界联合起来,将揭示出更多的易理、乐理、医理的奥秘精微,促进哲学、科学、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8.
文学与音乐的结合是哈代小说的一大特色.他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具有强烈的音乐性.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音乐性是哈代进行景物描写和塑造主人公诗化形象的重要手段.其次,哈代借音乐性来揭示主题, "主导动机"的音乐手法与小说表现的悲剧内容相一致,有力地渲染了悲剧气氛.再则, 哈代成功地借用音乐中的一些技巧于作品总体构思中,体现了小说叙事立场的多元化,展示主人公悲喜交织、起伏不定的生命旋律.  相似文献   
179.
嵇康"琴德为优"的审美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琴德为优"源于嵇康本人的生命体验,他以生命的悲剧赋予琴以独特的审美意义."琴德为优"体现出嵇康对琴乐的审美本质的认识在于"含至德之和平",因此,"琴德为优"又与君子人格紧密联系在一起.琴乐的功用在以和谐特性满足个人的审美欲求,以"平和"精神使个体得以养身养心,超越世俗的是非得失而进入美的境界,以寻找个体在精神上的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