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4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82篇
民族学   26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279篇
理论方法论   81篇
综合类   1804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自然人"作为现代民法中首要的民事主体,其本身的建构以及与其他制度的相互联系,无不体现文明的法治对人的终极关怀.故从普遍人性中的合理因素入手,探讨自然人制度建构对维护人性的的应有功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2.
While most pathological gamblers, like most alcohol abusers, recover on their own, it seems likely that they are at greater risk for relapse than those who have been through successful treatment. Accordingly,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reatment resources for pathological gamblers, along with greater efforts to establish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treatments, ought to receive national priority. If the data on alcohol-abusing self-changers are generalizable to self-changing pathological gamblers, the prognosis for gamblers who stop gambling all together is better than for those who aspire to controlled or nonproblem gambling. While pathological gamblers with comorbid substance abuse are more difficult to treat than those without it, the impact of comorbid substance abuse on the decision by pathological gamblers to change has not yet been explored, although it should be. Similarly, the impact of other Axis I pathology on pathological gambling self-change, especially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hould be thoroughly explored. The most pressing problem in this field appears to be definitional. As a consequence, until consensus is reached on a reliable, valid, and useful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pathological gambling, both research and clinical efforts will continue to suffer.  相似文献   
173.
日本是开展自然辩证法研究比较早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20年代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日本对自然辩证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首先是广泛地开展学习、讨论与宣传,端正看法,提高认识;其次开展了以与科学技术及其历史相结合的"具体化"为特征的研究工作,发表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论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武谷三男创立的关于科学认识的"三阶段论".日本早期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经验与成果在世界自然辩证法发展史上占有特殊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4.
论审美符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否定主义理论出发,从人类特有的批判与创造相统一的"本体性否定"活动出发,对符号与美的符号的区别,艺术符号与美的符号的区别,美的符号与自然符号的区别,以及审美符号的多样性等问题,进行了自己的阐释.本文认为卡西尔没有清晰阐明符号与美的符号的区别,苏珊@朗格没有清晰阐明艺术符号与美的符号的区别,是造成美学符号学、文艺符号学和文化符号学常常被混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5.
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实践表明,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援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完善的社会捐赠机制、社会组织的发展遭遇制度和资源等多重制约,志愿者权益缺乏保护,专业技能不足等。针对这些不足,探讨社会援助的慈善机制、激励机制、协同机制的构建路径,以期完善重大自然灾害社会援助机制,促进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6.
庄子哲学中“道”既存于本体世界又存于经验世界,这造成了“道”在两个世界的“割裂”,从而相应地分成“道之真”和“道之气”两个方面,进而,这种“割裂”被带入其人性论中,造成人性的“割裂”,则其人性相应地分成“人性之真”和“人性之气”,这两方面相互制约和斗争,构成了人性的内在矛盾。庄子在《渔父》中提出“法天贵真”思想,分别从本体层和经验层来解决此人性矛盾,从而既使“人性之真”和“人性之气”形成了良性互动的人性论图式,又使得生活在经验世界的个体人超越为体道真人。最终,在人性和人生两方面实现了由人向“道”的回归,也使庄子哲学得以完整。  相似文献   
177.
酒的起源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来研究酒的起源,多以人工酿酒起源为源头。本文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人工酿造的酒是流不是源。本文从地球上开始出现酒精分子、酵母菌等真菌、谷物和水果等成酒要素为线索,探讨了地球上自然形成的酒、猿酒、人工酿造的酒的源流关系,得出了酒起源于自然形成的酒,人工酿造的酒是在长期接触自然形成的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8.
179.
论高校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特征的集中表现,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志。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不强,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是由青年教师所处的特定阶段决定的,更与学校的教师培养机制密切相关。因此,以校本教研培训为主的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成为高校一个现实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0.
本文从生态环境及其危机意识入手,论证了生态经济观认知逻辑的起点,阐述了资源忧患的经济本质及其为生态经济观赋予的科学使命。文章指出,生态经济观的形成有望摆脱传统经济观念的窠臼,从而构建出谋求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均衡、持续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