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12篇
  免费   478篇
  国内免费   227篇
管理学   227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7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09篇
丛书文集   2237篇
理论方法论   462篇
综合类   11691篇
社会学   348篇
统计学   64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348篇
  2014年   832篇
  2013年   621篇
  2012年   908篇
  2011年   1092篇
  2010年   846篇
  2009年   859篇
  2008年   992篇
  2007年   1261篇
  2006年   1187篇
  2005年   942篇
  2004年   966篇
  2003年   925篇
  2002年   783篇
  2001年   634篇
  2000年   364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资助与培养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资助政策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保障,是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具体体现,是高校正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资金发放,而应该是把资助与大学生的培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受到经济资助、分享党的温暖的同时,懂得如何才能成长为一名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22.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推动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深度融合是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通过阐释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机制,构建数字经济测度指标体系、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评价2012-2021年黄河流域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时序演变和空间特征两方面分析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2)从时序演变看,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度、协调度及耦合协调度均有所提升,其中耦合协调度呈轻度失调 濒临失调 勉强协调演变,由衰退失调型转向过渡磨合型,整体未达到协调发展;从空间特征看,耦合协调度呈“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3)不同驱动因子对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具有显著时间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据此,提出推动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3.
随着网络短视频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渗透,以“爸爸带娃”为主题的家庭父职生活也逐渐媒介化。以微信视频号、小红书和抖音三大主流网络平台的短视频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究媒介再现父职中的“新父亲”形象,以及媒介再现父职隐含的父职教育契机。研究发现:媒介再现父职以“关爱父职”为主导,关爱父职影响积极且效果良好;父亲参与意愿和参与主动性强;父亲参与的互动性较为充分;平等、亲和、睿智的父亲形象突出;引流变现下的“花式带娃”等多样化“新父亲”形象。鉴于网络传播的巨大影响力和实效性,媒介再现父职的促进路径为:推动新父职理念的传播与实践转向;设立常人榜样,实现父职教育的日常渗透;明确本土化父职研究方向,拓展父亲情感参与维度。  相似文献   
24.
21世纪,我国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理念和要求。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培养中学语文新课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应建立起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基础,以多学科合作立体交叉的知识培养与加大教育实习基地实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其次应采取措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5.
随着区域协同发展政策战略地位的不断提高,区域协同研究正如火如荼,但现阶段学界尚有待阐明区域协同瓶颈之因并提出解决之法及相应的区域协同新机制。本研究试图聚焦于此,在理论层面梳理区域协同瓶颈产生机制与区域协同新机制,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进行案例分析与问卷调查,在实证层面检验本研究的两个理论框架。案例分析发现,以机关事务为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存在治理尺度差异,这与中央政策调控共同构成协同的内外动机,驱动成渝地区深化合作意愿,卷入区域协同;与此同时,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在两地机关事务标准化协同工作中亦有所披露,并阻碍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协同发展。问卷调查数据进一步验证案例分析结果:推进协同地区加强行政治理协同、推进治理尺度统一具有紧要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标准化执行助推区域协同发展,标准化的行政治理协同增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互信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消解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此外,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干部协同卷入的奖惩机制不完善,行政治理协同还需大力推进,两地协同仍有较强的地方本位意识。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地方保护现象是长久以来中国实行区域分治所衍生的治理产物,消弭地方保护主义、强化区域一体化思维成为协同瓶颈破局之必然要求,而基于行政尺度视角出发的行政协同治理则可能通过为地区卷入协同建构与区域空间相适配的治理尺度,从而成为区域协同必然的路径选择。并且,协同是基于时间矢量上不断发展变换的过程,地方政府应当通过牢牢把握不同阶段中区域协同"动机—路径—目的"三核心元素以寻求合理的区域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26.
综述了参与’99湖南岳阳两湖屈原与楚文化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介绍了有关世纪之交屈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方面的成果。  相似文献   
27.
冯雪峰是“修正主义文艺”批判运动第一阶段( 1956~ 1962)主要的批判对象.作 为唯一的参加过长征的左翼文艺理论家,冯雪峰于1957年遭遇清算,除了他那不合时宜的革命 现实主义理论的启蒙倾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19世纪30年代已然形成、长期以来没 能解决的宗派主义从中作祟.  相似文献   
28.
浅析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基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需要明确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弄清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本文在回顾了我国"三农"政策变迁的基础上,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阐述,明确了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然后分析了发展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性,并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29.
乡村振兴重在“人才振兴”,只有解决好了人的问题,乡村才能真正振兴,因而推动各类人才尤其是吸引新乡贤参与家乡各项事业发展,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要求。新乡贤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对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诸如对新乡贤认识定位不清晰、缺乏情感沟通、实践渠道受阻以及权益保障不到位等。为此,需要通过多种舆论宣传确保新乡贤“时刻挂念家乡”、加强日常情感联系推动新乡贤“经常回来走走”和注重多措并举鼓励支持新乡贤“共谋家乡发展”等实施路径,来不断提升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工作实效性。  相似文献   
30.
新媒体迅速发展增加了体育信息传播的途径和范围。为探究新媒体语境下信息时代的体育传播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本文对重庆市4所高校的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形式、获取传媒信息的渠道以及体育行为需求等情况进行调查,通过文献资料整理、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新媒体语境下信息传播对重庆市大学生体育理念和行为、特征等问题进行研究,为大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锻炼方式、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等提供参考,为新媒体信息在新时代高校体育工作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