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372篇 |
免费 | 672篇 |
国内免费 | 22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871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62篇 |
人才学 | 3篇 |
人口学 | 314篇 |
丛书文集 | 804篇 |
理论方法论 | 359篇 |
综合类 | 7800篇 |
社会学 | 529篇 |
统计学 | 55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9篇 |
2023年 | 139篇 |
2022年 | 234篇 |
2021年 | 259篇 |
2020年 | 387篇 |
2019年 | 487篇 |
2018年 | 536篇 |
2017年 | 668篇 |
2016年 | 550篇 |
2015年 | 562篇 |
2014年 | 896篇 |
2013年 | 2150篇 |
2012年 | 1324篇 |
2011年 | 1031篇 |
2010年 | 854篇 |
2009年 | 845篇 |
2008年 | 920篇 |
2007年 | 902篇 |
2006年 | 826篇 |
2005年 | 704篇 |
2004年 | 586篇 |
2003年 | 493篇 |
2002年 | 429篇 |
2001年 | 378篇 |
2000年 | 236篇 |
1999年 | 181篇 |
1998年 | 96篇 |
1997年 | 100篇 |
1996年 | 75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知识转移过程的层次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进行了分层研究,建立了知识转移过程的六层模型.根据该模型,任何知识转移过程都包含物理层、数据层、语言层、知识层、能力层、应用层等六个层次,并且只有实现了全部六个层次转移的知识转移才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93.
994.
基于方差分析的资本结构决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统计学原理与风险决策分析方法,提出了资本结构决策新的方差分析方法和矩阵模型.与原有的基于概率分析的方法比较,本文建立的模型方法克服和舍弃了模糊性和难操作性,有效地权衡了风险与收益,使资本结构决策模型更富可操作性和广泛适用性,能够为企业最优资本结构决策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在分析虚拟企业制造合作伙伴选择研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首先结合生产型企业产品实现过程不同阶段的特点,提出了虚拟企业制造合作伙伴选择过程模型;其次探讨了虚拟企业制造合作伙伴的评价准则,并在采用Delphi法进行循环调查和指标修改的基础上,利用相关度评价法确定出了虚拟企业制造合作伙伴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设计了虚拟企业制造合作伙伴三阶段、四步骤评价模型及其制造合作伙伴筛选方案,并结合某筑路机械制造企业实际,进行了其虚拟企业制造合作伙伴筛选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关实施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996.
传统的垄断企业退出模型没有考虑资金约束问题,通过研究双寡头企业在资金约束条件下如何从需求不断萎缩的产业退出的问题:首先描述了双寡头垄断企业策略性退出的基本模型,然后引入资金约束变量,分析企业资金实力如何影响和决定退出时机和顺序。结果表明,虽然不具备策略优势并且也将在消耗战中遭受损失,但雄厚的资金实力能保证企业在退出博弈中胜出,并且获得最后的垄断利润。因此,拥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垄断企业的最优策略通常是继续保留在市场中,而不是传统模型中所指出的由于不具有策略优势而最先退出。 相似文献
997.
基于时间特性的中国股市交易集群性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自回归条件久期模型(ACD)为基础,选择标志我国股市交易集群性特征的代理变量,建立了刻画该特征的实证模型,检验了我国上海证券所个股的交易过程中集群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交易过程中的集群性是由于以私人信息为基础的信息交易所引起的,私人信息的进入导致了证券市场在时间方向表现出更大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998.
To reduce consumer health risks from foodborne diseases that result from improper domestic food handling, consumers need to know how to safely handle food. To realize improvements in public health,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interventions that match the needs of individual consumers. Successful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are therefore contingent on identifying not only the practices that are important for consumer protection, but also barriers that prevent consumers from responding to these interventions. A measure of food safety behavior is needed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across different groups of consumers.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the Netherlands to determine which practices are likely conducted by which consumers. Participants reported their behaviors with respect to 55 different food-handling practices. The Rasch modeling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rmine a general measure for the likelihood of an average consumer performing each food-handling behavior. Simultaneously, an average performance measure was estimated for each consumer. These two measures can be combined to predict the likelihood that an individual consumer engages in a specific food-handling behavior. A single "food safety" dimension was shown to underlie all items. Some potentially safe practices (e.g., use of meat thermometers) were reported as very difficult, while other safe practices were conducted by respondents more frequently (e.g., washing of fresh fruit and vegetables). A cluster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the resulting data set, and five segments of consumers were identified. Different behaviors may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microbial growth in food, and thus have different consequences for human health. Once the microbial relevance of the different consumer behaviors has been confirmed by experiments and modeling, the scale developed in the research reported here can be used to develop risk communication targeted to the needs of different consumer groups, as well as to measure the efficacy of different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999.
传统库存模型通常将提前期和构建成本视为不可控制。事实上可以通过追加投资缩短提前期和降低构建成本。缺货期间,为减少订单丢失量和补偿顾客的损失,供应商会给予一定的价格折扣。现实库存系统中,容易得到需求的期望值和标准差,但较难得到其分布规律。基于此,考虑短缺量拖后率与价格折扣和缺货期间库存水平相关,提出了一种需求为任意分布且提前期和构建成本均可控的EOQ模型,证明了模型存在唯一最优解,给出了一种寻优算法。数值仿真分析表明,一般情况下,压缩提前期和降低构建成本能降低订购批量和安全库存,降低库存总成本;短缺量拖后系数和缺货概率对库存总成本影响较大,企业应尽量降低缺货概率,尤其在短缺量拖后系数较小时。 相似文献
1000.
供应链物流运作能力计划模型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某种产品供应链系统的一次性物流运作过程,建立了这个系统的物流能力动态规划模型。针对供应链中物流运作能力的流通量指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探讨了使得系统成本最小化的最优物流能力及系统各阶段需配置的流通量。最优物流能力策略体现为两个关键量,即下界和上界。如果可得输入量小于下界则选择不开展物流;如果可得输入超出了下界,物流能力可以足够大但不超过上界。运用数学归纳法对优化结果进行了证明,并结合算例检验了模型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