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190篇
社会学   2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The centrality of nostalgia in contemporary Afrikaner culture is contingent on the gradual demotion of Afrikaner history in post-apartheid South Africa. This article, however, departs from the view that such recapitulations of the past are necessarily always intransigent. Casting Afrikaner nostalgia as manifesting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government is ultimately not representative of the diverse spectres of Afrikanerdom that haunt selected commodity items, such as the t-shirt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If we allow for a melange of narratives and interpretations to emerge, as a postmodern view of history would encourage, it enables us to challenge a one-dimensional view of Afrikaner nostalgia. This article therefore posits that specific nostalgic imaginings of Afrikanerdom are decidedly self-reflexive and progressive. Instead of attempting to reify the past (together with irrecoverable positions of power), some of the discourses addressed in this article reveal Afrikanerdom’s capacities for appropriation, aestheticisation and commodification, which open up new possibilities for thinking about Afrikaner subjectivity in post-apartheid South Africa.  相似文献   
12.
生态人类学的理论源流及其后现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已成为西方当代文化人类学的重要流派,并对文化人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生态人类学的不同流派以不同形式反映了“环境决定论”的基本思想,对人类中心主义、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等现代性的批判表现出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 ,人类学曾经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写文化”大论争 ,其代表就是《写文化 :民族志的诗学和政治学》与《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 :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其核心问题就是民族志写作中的修辞、叙事的政治和策略等 ,对传统民族志提出反思和挑战。之后 ,一些人类学家鉴于“写文化”基本只是提出问题 ,却没有提供答案 ,于 1998年结集出版了《写文化之后 :当代人类学的认识论和实践》 ,试图提出一些可能的方案。反观“写文化”和“写文化之后”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对人类学理论和实践发展具有深刻意义的方面。  相似文献   
14.
对传统人道主义的反思与批判,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理论特征。这种反思与批判具有两重性。一方面,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工具理性的泛化,生态和环境问题严峻地摆在了人类面前,使人不能不深刻地反省自己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上的偏失。在这方面,后现代主义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但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的反思与批判又矫枉过正了。一味地否定人的主体地位,片面地追求人与自然的原始和谐状态,将使人失去创造性、失去尊严,从而回到人作为自然的仆役的前文明状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为经济服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导致功利性教育在部分高校出现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得不到较好的培养。因此,在此背景下,以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在教育目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的观点,关注现阶段应用性人才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解构与重构:“后现代”视域下的当代大学师生交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代大学生具有很明显的"后现代"思想特质:倡导对话、多元性,强调民主平等,反对权威、中心主义,充满怀疑、批判与颠覆精神.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作为教师,应该思考如何与他们进行知识与思想的交流以及如何减少师生矛盾.大学师生交流应该建立在对双方个性、观念和思想的认识与评估的基础之上,充分尊重与理解对方,倡导对话、探讨和反思,树立开放性的、多元化的交流模式,进而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  相似文献   
17.
马克·斯特兰德善于把自我对象化,对自我及其所置身的世界进行有距离的观照,这种旁观者视角使得他的观察获得了某种“公正性”和“客观化”,从而打破自我和私人化,成为事件和风景的编年史见证人。主体性不再是一个统一的、形而上学的“自我”,而是陷入了悖论式循环的“递归的自我”。这种自我在场的取消,不但使主体性陷入了机械学的递归循环,也使语言陷入了类似的指涉循环。在这种状态中,自我和语言不再是指涉的和表现的,而是表演的和自我同一的。这种“最终的自我取消”绝不意味着对死亡的形而上诉求,而是重新寻回万物一体的本质同一性,以克服西方文明中主客观二元对立思维所造成的种种分裂与现代性危机。  相似文献   
18.
徐法超 《肇庆学院学报》2012,33(4):11-16,32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趋势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结构和生命体验的模式,但人们对这一现象的态度和评价却往往是含混失序的。原因除了现实的社会文化环境的驱迫,和人作为有限的存在者的必然的瞻顾外,还在于人们在古典的、现代主义的和(尤其是消极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的审美观念之间的游移不定。为了克服这种含混,就要历史性地反省审美活动的本性,审查各种美学观念的合理性及其范围。而″审美暴力″这一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最能引发争议的现象,可以为这种反省提供例证和动机。  相似文献   
19.
关于普遍伦理的可能性条件的元伦理学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普遍伦理”(又称“全球伦理”)是最近几年在国内外兴起的一种伦理学主张。对“普遍伦理何以可能”的元伦理问题深入探讨就会发现 ,在当代世界 ,任何伦理只有满足具体的绝对性、超越后现代、成为内在的“自生系统”、应用性、具有神圣与世俗相结合的价值观、跨文化等六项“可能性的条件” ,才能具有全球范围的普适性。跨文化的交流和对话 ,大概是当前讨论“普遍伦理”问题所能期待的最好结果  相似文献   
20.
In recent years, treatments of family violence have tended to be built around conventional discourses suggesting that men are major initiators in instances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Utilizing a postmodernist analysis, we assess societal discourses that continue to give life to this narrow conceptualization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We also examine literature suggesting that both men and women resort to violence to resolve relationship difficulties and suggest that a more holistic and inclusive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interpersonal violence is critical for social workers committed to social justice and a bal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xtual nature of human probl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