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7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篇 |
民族学 | 2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35篇 |
理论方法论 | 19篇 |
综合类 | 190篇 |
社会学 | 22篇 |
出版年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白海君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73-76
新历史主义小说及其新历史观对中国世纪末文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新历史主义小说一开始便以反叛历史、挑战思维、积极主动的姿态面对世界社会文化思潮和中国社会文化思潮。新历史观有中国式的外生资源,即非文学性思想资源,就是指新时期以来政治意识形态的空前生态化。新历史观也有西方式的外生资源,即20世纪6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当代性转换和后现代语言观下文学语言的解放以及语言对历史的重新叙述。 相似文献
222.
后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从哲学基础和具体操作方法上都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有着较大的差异,而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反思、继承和发展。现代主义力图通过城市规划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某些联系总结城市发展运行的规律和真理,但却忽视了城市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后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则力图通过对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的关注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后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理念主要包括文脉主义、模糊空间、多元复合、动态发展、公众参与的规划理念。 相似文献
223.
文化多元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4):1-5
文化多样性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史,全球化不可能导致文化的统一(同质化)。文化多样性蕴涵价值和信仰多样性。社会秩序可奠定于文化多样性背景中的道德共识和民主法治之上。独断理性主义坍塌之后,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开始流行。解构性后现代主义蕴涵的道德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是有害的。独断理性主义的坍塌意味着欧洲中心主义的破产。为走向世界和平和真正可持续的生态文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应遵循对话伦理的平等规则,怀着互相学习的动机,进行对话,以达成共识,实现“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224.
225.
《庄子》的后现代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泽庆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124-127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叶出现的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对《庄子》的后现代阐释,可以给下列观点一个有力的佐证:虽然后现代主义是一个特定的范畴,但后现代精神(强烈的否定和虚无主义)却并非只限于一时一地。它是人类历史中经常出现的短暂存在,在当今时代,它必然被新理性主义所代替。 相似文献
226.
黄凤祝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6)
<测量世界>是德国青年作家克尔曼的成名之作.在这部小说中,克尔曼把德国启蒙时代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作为叙事的素材,构建了一个精英成长与老化的漫画世界.克尔曼通过高斯对欧几里得空间概念的怀疑,指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不切实际.围绕德意志化和年华老去的主题,克尔曼继续了战后德国知识分子围绕"后现代性"问题的争论:启蒙产生了现代主义,也带来了后现代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27.
陈卓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5):578-582
上世纪末,后现代主义思潮西学东渐,来势汹汹,波及到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如今作为一种大规模的思潮它已逐渐式微。进入21世纪以来,后现代主义研究虽然比不上20世纪末那样"热门",但它在中国的影响却没有减弱,而是悄悄催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下,结合中国实际,对后现代主义进行解读,可以发现"异质的平等观"作为一种核心思想,贯穿于后现代主义始终;而"后现代思想批判"和"后现代生活"是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两种基本状态。文化领域上的广袤性、理论体系上的零散性和历史时间上的交叠性,是后现代主义的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228.
王维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91-95
美国当代著名学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1934一)因其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扬名学术界。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批判,体现出了某种反后现代的立场;又赞同并采用后现代观点把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理论化为一种形象的、类像的、片断化的、拼凑式的、精神分裂式的文化,体现出了某种亲后现代的立场。在这种“亲”和“反”的辩证统一中,詹姆逊艰难而努力地调和着后现代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可是有些后现代立场并不相容于甚或有损于他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彼此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因此说詹姆逊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是对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艰难的调和,是游弋于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一种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229.
《宠儿》开放式结尾之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后现代文学流派的领军人物之一,她娴熟地运用后现代叙事技巧创造了一个个"叙述迷宫",其代表作<宠儿>更是反映出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宠儿>的结尾本身对这篇小说的叙述,对小说整体阅读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30.
分析了德里罗在小说《天秤星座》中运用的时空移动,视角移动、重复、拼帖等后现代主义技巧,指出了这些技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