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7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篇 |
民族学 | 2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35篇 |
理论方法论 | 19篇 |
综合类 | 190篇 |
社会学 | 22篇 |
出版年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论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岚霞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22(2):110-113
本文通过分析具有典范性的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 ,力图探讨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基本特征。多尔的课程观汲取了多家思想的精华 ,并在批判传统的现代课程观的基础上有所超越。其研究为理解后现代课程的多元化发展以及我国面向 2 1世纪的课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和新思维 相似文献
232.
233.
《庄子》的后现代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泽庆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124-127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叶出现的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对《庄子》的后现代阐释,可以给下列观点一个有力的佐证:虽然后现代主义是一个特定的范畴,但后现代精神(强烈的否定和虚无主义)却并非只限于一时一地。它是人类历史中经常出现的短暂存在,在当今时代,它必然被新理性主义所代替。 相似文献
234.
分析了德里罗在小说《天秤星座》中运用的时空移动,视角移动、重复、拼帖等后现代主义技巧,指出了这些技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235.
陈卓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5):578-582
上世纪末,后现代主义思潮西学东渐,来势汹汹,波及到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如今作为一种大规模的思潮它已逐渐式微。进入21世纪以来,后现代主义研究虽然比不上20世纪末那样"热门",但它在中国的影响却没有减弱,而是悄悄催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下,结合中国实际,对后现代主义进行解读,可以发现"异质的平等观"作为一种核心思想,贯穿于后现代主义始终;而"后现代思想批判"和"后现代生活"是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两种基本状态。文化领域上的广袤性、理论体系上的零散性和历史时间上的交叠性,是后现代主义的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236.
王维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91-95
美国当代著名学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1934一)因其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扬名学术界。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批判,体现出了某种反后现代的立场;又赞同并采用后现代观点把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理论化为一种形象的、类像的、片断化的、拼凑式的、精神分裂式的文化,体现出了某种亲后现代的立场。在这种“亲”和“反”的辩证统一中,詹姆逊艰难而努力地调和着后现代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可是有些后现代立场并不相容于甚或有损于他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彼此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因此说詹姆逊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是对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艰难的调和,是游弋于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一种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237.
黄凤祝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6)
<测量世界>是德国青年作家克尔曼的成名之作.在这部小说中,克尔曼把德国启蒙时代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作为叙事的素材,构建了一个精英成长与老化的漫画世界.克尔曼通过高斯对欧几里得空间概念的怀疑,指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不切实际.围绕德意志化和年华老去的主题,克尔曼继续了战后德国知识分子围绕"后现代性"问题的争论:启蒙产生了现代主义,也带来了后现代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38.
生存意识是日本文学涉及的重要主题,也是日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表征。《挪威的森林》以其独特的艺术世界向世人呈现出一种独有的生存状态:缺乏信仰的都市青年物质的追求与消遣却无法释怀精神的孤独与苦闷。他们在日益物化、疏离的现代社会中无所适从,为此,在世外桃源般的精神寄托处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并在其张力下表现出现代人孤独与焦虑的内心世界和浓郁的生存意识。 相似文献
239.
现代与后现代的双重变奏——张杨电影的创造性叙事与表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峻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94-102
"新生代"导演张杨已融入主流电影行列。他的电影创作遵循非常宽泛的艺术理念———艺术与商业并重。分析他所拍摄的《爱情麻辣烫》、《洗澡》和《昨天》三部影片共同的叙事和表意旨趣:现代与后现代的双重变奏,这是小制作电影个性鲜明且颇有韵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40.
陈金美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4):23-25
后现代主义呼应现代“反科学”倾向,主张重新认识科学的价值,反对唯科学主义和滥用科学技术;在现代“反科学”思想家认为科学技术是为人的和属人的基础上,后现代主义强调科学技术及其对象的人性化、人道化;在科学方法问题上,后现代主义反对科学方法的惟一性、客观性,坚持科学方法的多元性、相对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