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7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89篇
管理学   22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7篇
人口学   152篇
丛书文集   1003篇
理论方法论   566篇
综合类   5335篇
社会学   984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431篇
  2013年   776篇
  2012年   545篇
  2011年   616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451篇
  2008年   443篇
  2007年   622篇
  2006年   555篇
  2005年   489篇
  2004年   484篇
  2003年   396篇
  2002年   357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近代以来,科技翻译有力推动了我国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化,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科技翻译事业仍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科技进步与社会变迁对科技翻译职业带来诸多挑战的背景下,探讨了当代科技译者面临的职业难题与对策,以及科技译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青年译者宜利用好新技术,产出更优质的成果,并调整职业规划,将翻译与专业方向相结合,成长为复合型人才,以翻译为核心竞争力胜任多种专业工作。为应对科技文献的新特点,优秀译者需具备坚实的翻译能力基础、充分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基本的翻译理论素养。同时,译者还可培养编辑、写作等能力和专业敏感度、跨学科视野等综合素质,从而满足职业融合的需要。  相似文献   
92.
长期以来,国家自上而下的社区规划变迁,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组织载体和制度保障,但农民的主体性和社区的自主性依然没有被充分激发起来。文献研究发现,对社区内涵和定位认识的不同理解会产生农村社区建设是基于共同体意识的凝聚、还是国家行政权力向基层社会延伸两种演进脉络。以关中袁家村为例,从为何营造、营造什么、怎样营造三个层面切入,尝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改善民生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产、文、人、地、景”的乡村社区营造,国家规划变迁和社区自主实践相结合。指出乡村社区营造何以成功的启示是“三位一体”现代社区内涵的正确理解及其功能的准确定位,其引发的本土实践体现了国家主导和社会参与的互构效应。  相似文献   
93.
法治信仰是现代法律信仰的核心,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充分信任和法律制度的自觉遵从。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我国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建设提供了价值指向,要以“五个坚持”为指导,营造有利于法治信仰生成的政治环境。从法治信仰的心理机制来看,人民群众在对法治价值有了初步认可后,便在价值体验的催化下形成法治价值观,继而在科学公正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过程中坚定法治信念,实现法治信仰的升华。要引导全体人民拥护法治、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和捍卫者,在立法、执法、司法以及法治宣传等实践中大力推进新时代法治信仰建设。  相似文献   
94.
第三次分配在中国推动共同富裕迈入新阶段的当下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国家社会关系视角,将第三次分配划分为强政府大社会、弱政府大社会、强政府小社会、弱政府小社会4种实践模式。美国第三次分配建构起了弱政府大社会实践模式,以社会主导、政府监管、政治中立为主要特征。工具理性是美国第三次分配的成功经验,形成了文化、组织、制度及技术“四位一体”的逻辑理路。隐藏在工具理性外衣下的阶级理性是美国第三次分配的失败教训,在阶级理性思维影响下,社会“私”的方面被放大,形成了以捐赠者为中心的家长制作风。中国第三次分配是先富带动后富、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它深嵌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第三次分配不能照搬美国模式,需要在充分吸收工具理性和摒弃阶级理性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塑造强政府大社会模式,将中国文化要素融入制度体系,增强第三次分配主体规范性,加大第三次分配激励力度,完善第三次分配监管体系,持续并高度关注贫困人群。  相似文献   
95.
如何抑制个体知识隐藏行为,推动企业发展与个体职业合作共赢有利于组织创新,基于资源保存和目标导向理论,以知识隐藏为中介变量,以证明目标导向为调节变量,构建合作共赢发展对个体工作绩效影响的有调节中介作用模型; 通过281份有效问卷的数据收集、因子分析以及分层回归等,研究中国情境下合作共赢发展通过知识隐藏对个体工作绩效的作用机理,考察证明目标导向的边界作用。研究认为,合作共赢发展对个体工作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隐藏在合作共赢发展与个体工作绩效之间有显著中介作用,证明目标导向调节合作共赢发展和知识隐藏对个体工作绩效的直接作用,证明目标导向调节合作共赢发展通过知识隐藏对个体工作绩效的间接作用; 因此,企业应重视创建上下联通、利益相关的员工职业发展体系,鼓励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营造能够激发员工证明目标导向的组织环境。  相似文献   
96.
从优化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强化实践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硅热工》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97.
介绍了在热学教学改革中引入“热学中的创造性思维”.为前沿课题“开窗口”.为后续课程“留接口”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98.
我国企业学习取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组织学习取向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和改善组织学习过程,从而提升组织学习能力。实证研究得出我国企业有五个学习取向:知识来源、学习效果、学习幅度、学习投入、传播形式。我国企业在各个学习取向上都不太极端,都采取比较折衷的学习方式;但是也存在着比较偏重于内部开发知识、渐进式的学习取向、侧重群体学习的特点。我国企业学习风格可以称之为不断改良型和实践共同体型(community of practice:即非正式的、集体学习实践)。  相似文献   
99.
《大学英语》是高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厘清课程性质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基础。在梳理不同时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有关规定,借鉴国外高校现代语言课程定位基础上,提出《大学英语》课程定位是EGP,提高"交互密度"是保证学习效率和效果的关键。河北科技大学在多年教改实践基础上,创建了iCARE教学理论,并从六个方面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取得良好教改成效。  相似文献   
100.
从强调白话的实用意义到关注白话的美学品格,从工具层面的思想传输,到本体层面的价值呈现,五四小说语言的变革不再是被动选择,正逐步向语言的本质靠近,从而直接亲近了时代,亲近了大众,亲近了生活的原生态感受.五四小说开创了从工具性到本体性的新的语言之道,但也存在误区.这一历史进程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深入考察不仅是论题的需要,对于今天再造文学语言的诗性辉煌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