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4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494篇
理论方法论   77篇
综合类   2885篇
社会学   92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310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特殊的复合时间结构——T1+(的)+T2,T1、T2均是具有指示性的时点。在言语交际过程中, 人们常使用“T1+(的)+T2”这类复合时间结构的语言表达式,将原来具有一定距离的“事件”(包括已然事件和未然事件)拉回 到现时,从而产生加强现场感的语用效果,且站在说话人角度,具有积极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62.
现代汉语供用句由“(数量+供用对象)+V+(数量+供用物)”和“(数量+供用物)+供+(数量+供用对象)”概念空间整合,该句式具有“一定数量的物质供一定数量的人或物使用”浮现意义。供用句产生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输入空间,并选择性地将输入空间概念投射到整合空间,根据整合机制整合出该浮现意义。  相似文献   
63.
语言能够表达人的思维、情感、意志,但是语言往往又不能准确传达人的所思所想和内心体验。在以语言游戏为主要方式的后现代语境下,语言由工具转变为主体,语言本身即是意义,或是消解了意义。然而语言游戏消解的只是一般的、严肃的意义,却转向了特殊的、鄙俗的意义。语言游戏虽然致力于语言技巧的探索,但“言不尽意”的矛盾仍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64.
对沅江话中五种"持续/进行体"的表达形式进行描写和分析,发现沅江话中主要通过在动词后加助词"着/哒/起"来表示各种持续或进行的意义,缺少普通话中于动词前加副词"正在/在"表示进行的方式。这五种形式及其具体意义分别是:表示暂且/短暂持续的"V下着、V哒(O)着";表示事物存在状态或行为伴随状态的持续的"一V起、V1起(O)V2";表示动作行为或存在状态或行为伴随状态的持续的"V哒O、V1哒(O)V2";表示动态行为的持续的"V餐V餐…、V餐(O)";表示动态行为的持续与进行的"在咯里/哦里+V"。  相似文献   
65.
本文主要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为理论框架,以在互联网上两大专业招聘网站收集的三十篇招聘广告为语料,从语气、情态及对话性三方面对其进行了人际意义分析,探求了该类广告是如何运用语言手段达到劝说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66.
对偶是汉语语体系统和文体系统中的重要构成元素,是人们把对世界的认识摹写出来又渗透到高雅文化与民俗文化之中的一种语言表达式。对偶思维是一种耦合①性思维,集中反映了汉民族写作的整体思维和对立统一思维。考察汉语写作史可以发现:对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修辞方式,它更是汉民族写作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隐喻的研究,已经从一种修辞手段的研究转化为认识世界和语言发生变化的重大课题和焦点课题。而对偶的研究,如对偶的形成与结构体制对汉语写作的认知意义;对偶所映射的汉族人的文化传统、审美心理;对偶的语体学意义和文体学意义;对偶与语体、文体嬗变和社会需求的关系问题等也应该是语言学中极有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7.
通过解剖典型的个案,概括出作为无形文化资产(遗产)的文学,从无形转为有形的物化形态,衍生为产业链,从而走向当代价值实现的三个重要前提条件;并论述了“后文学产业链”的三级资源化过程,以及被资源化之后,传统文学活动系统中的作家、作品、读者三大要素的地位和功能的蜕变,分析了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具有“不可资源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68.
双重意义修辞是有意利用语表、语内意义的关系,使得"言在此,而意在彼"并产生一定的表达效果的语言修辞现象.从思维、认知的方面看,双重意义修辞是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从一个义域向另一个义域的映射,其意义映射类型主要有具象式映射、类比式映射和离析整合式映射等.  相似文献   
69.
This article explores a surprising and seemingly mundane organizational practice: passing notes during professional meetings. Based on 34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women in a hyper‐masculine organization — the Israeli military — this study focuses on what I term gendered practices of public ambiguity. It demonstrates how these practices shed light on three interrelated paths to power at work: (i) practices of public intimacy between men; (ii) practices of women's degradation by men; and (iii) practices of recognition claims by women.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publicity inherent in the routine passing of notes and the ambiguity of their contents calls for a more nuanced theorization of gendered power practices, which transcends the accepted dichotomy of doing and undoing gender, reproducing or challenging the symbolic gender order. The findings show that gendered micro‐practices can become polysemic symbolic spaces in which women redirect the flow of power, if only temporarily and locally, and turn it into a multidirectional and multi‐agentic resource. The conceptual contribution of these findings is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positioning of women in hyper‐masculine environments as pragmatic subjects who (re‐)construct mechanisms of power out of the restricted repertoire available to them.  相似文献   
70.
变易是翻译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由于两种语言系统的差异,译者不得不作语言层面上的变易。语言上的变易有可能对译本的其他三个层面,即语义、风格及语用含义造成影响,这四个层面的变易现象常常会同时体现在一个词或句子上。通过英汉译本中的实例,分析后三个层面上的翻译变易,即语义变易、风格变易和语用变易,指出译者的翻译策略及相应的变易受文化的宏观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