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5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107篇
民族学   20篇
人口学   34篇
丛书文集   330篇
理论方法论   99篇
综合类   2270篇
社会学   164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Although we know that high‐quality employee–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s are beneficial, these relationships are complex and not fully understood, especially among employee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particular, we know little about how these employees perceive trust, which may overlook an important contributor to effective management. We begin to address this issue by testing a new theoretical model that conceptualizes perceived insider status,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as foundations for the perception of justice and subsequent trust.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and perceived insider status relate to trust through procedural and interpersonal justice. These results contrast those typically found in for‐profit contexts in that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did not predict justice and that distributive and informational justice did not predict trust.  相似文献   
72.
The current study assess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veral work-related factor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social workers (SWs) in Israel.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 administered to a sample of 494 SW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most of the examined work-related factors (namely, years of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personal work-related subjection to violence, burnout, compassion fatigue, and sense of coherence), with the exception of compassion satisfaction,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SW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embed within the social work practice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sources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job demands) and increasing material,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resources. Reducing the levels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experienced by SWs will benefit not only themselves, but also their families and colleagues, as well as their clients. Moreover, this has potential benefits for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and for the general community.  相似文献   
73.
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受到学界广泛的关注,但以往的研究大多采用的是量化研究,只从数据分析的角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进行实证分析,一般难于针对个体提出具体的实践层面的措施。质化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通过心理咨询资料收集,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在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人际交往、自我意识、耐挫能力及学业压力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侧重对上述四个方面的关注,以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  相似文献   
74.
高校师资管理改革中的心理契约违背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契约违背是个体在组织忽视其心理期望、未能履行承诺与责任时所产生的一系列消极情绪和行为。高校师资管理改革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师心理契约违背的可能性。单一、量化的绩效考评机制、教师职业特性的调整和聘用制的不完善实施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是导致高校教师心理契约违背的主要原因,管理者需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完善激励制度、加强沟通等措施重构高校与教师之间的心理契约,去除心理契约违背产生的消极影响,近而激发教师的工作潜能,提高高校整体的师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虽属两个不同的学科,但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与内在统一,成为彼此有机融合的基本依据。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契合,是推进素质教育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也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6.
从心理资本的概念与构成维度、心理资本的测量与干预、心理资本的影响效应研究三个方面对心理资本做了阐述。在对国内外现有文献进行回顾和评述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77.
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引导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引导的形式与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与差异性;但在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引导内容的分析上,仍存有与大学生恋爱时序基本吻合的共同要点。  相似文献   
78.
文章重点阐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社会公众疑病、恐慌、焦虑、抑郁、强迫、盲从等社会心理特点,最后提出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心理支持体系,包括建立良好的风险沟通机制、发挥主流媒体功能、建立应急处理机制、改善认知模式、增进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79.
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度加深的现实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出了客观要求,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是势在必行。受到金融危机重创的世界经济面临重振、中国经济多年发展的有效积累和向好态势可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现实机遇和有力支撑,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机已经相当成熟。然而,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应在知己知蚀基础上理性制作战略规划,为实际启程做好精心准备,完成对企业“走出去”战略本身、企业“走出去”所在地国民文化及企业文化、有利于“走出去”的企业形象打造等方面必要的心理认知,中国企业“走出去”之路才会变得更加平坦、更加宽阔、更加顺畅、更具成效。  相似文献   
80.
中国的心理测试技术,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原理以及神经心理学、生物电子学等研究成果,通过专用测试仪器软硬件和智能化计算机系统,同时同步记录人的多项心理生物反映指标,进而评判心理痕迹对应相关程度的实验心理技术。心理测试中心近20年犯罪心理测试的研究成果、以及经过直接参与办理全国各地600多起重特大疑难案件的实践、和经过对近万人实案测试图谱的评判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违法犯罪人在经历过违法犯罪事件之后的记忆违法犯罪心理痕迹是可测的。这项技术在辅助刑侦工作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但同样,我们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