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9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2篇
人口学   37篇
丛书文集   241篇
理论方法论   72篇
综合类   1370篇
社会学   237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71.
银行卡诈骗犯罪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犯罪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智能型犯罪。根据近年来银行卡诈骗犯罪的特点和趋势,对国内外立法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2.
枉法仲裁罪的主体只限于民商事仲裁和劳动仲裁中具体参加仲裁的仲裁员,不包括这些仲裁机构中的其他人员以及参加其他仲裁的仲裁员。该罪主体由于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不存在与滥用职权罪或受贿罪发生主体竞合的问题。对该罪罪状应予修改,应取消“依法承担仲裁职责的人员”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3.
174.
借鉴公地悲剧不动点理论,认为我国环境犯罪罚金刑制度的设计,必须能够"调适"社会成员的行为趋向,诱导出公地悲剧在动态变化过程中的不动点。但我国现行环境罚金刑制度却无法诱导出动态变化中的不动点。为此,应采取有效的制度设计,包括加大惩罚环境犯罪的边际成本、实行环境罚金的基准制度以及建立环境罚金刑易科执行制度等来促使动态变化中不动点的诱出,以便使环境罚金刑制度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惩罚性功能。  相似文献   
175.
为了研究农村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采用了实证分析和思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陕西省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对陕西省农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及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价值观念扭曲、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与缺失、学校教育的错位以及农村社区功能的不健全是导致农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减少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6.
合同诈骗犯罪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形势下,合同诈骗犯罪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司法实践中,在认定合同诈骗犯罪的问题上,存在着法律依据不统一、司法机关认识不一致等问题,为防止合同诈骗,应健全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打击这类犯罪,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相似文献   
177.
中国少数民族犯罪问题及对策研究论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少数民族犯罪 ,是一种新的犯罪类型 ,它是从犯罪行为人类型出发 ,根据犯罪行为人的民族身份对犯罪进行类型化研究。本文通过对贵州十大世居少数民族犯罪调查和走访 ,考察犯罪现象 ,分析犯罪规律 ,探讨犯罪原因。  相似文献   
17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奸淫幼女的"批复"以及学界对该"批复"的辩驳表明,我国刑法适用解释的基本立场急待确定,即严格解释规则、正确解释规则和生活逻辑规则。以此反观我国刑法第236条第2款的规定,可知对奸淫幼女犯罪排斥年龄认识错误辩护并不当然表示立法创制了一个不以罪过为要素的绝对责任之罪。我国学界对"批复"的辩驳暴露了学术争鸣的理论苍白与逻辑混乱,"批复"亦不能澄清关于奸淫幼女犯罪构成罪过要素的困惑。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完善我国法定强奸罪立法。  相似文献   
179.
我国职务犯罪立法是我国刑事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刑事立法的科学性角度和我国刑事立法的现实状况来看,我们认为我国刑事立法应当努力追求整个立法"严而不厉".特别是就职务犯罪立法而言.更应以此为立法指导精神.  相似文献   
180.
论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是97刑法规定的一种新罪。理论界对该罪的主观罪过形式尚存在三种不同的认识,包括故意说、过失说及混合说。从该罪的立法原意、行为方式及其与相关罪的关系来分析,该罪的主观罪过形式应为过失,是过失危险犯。鉴于"非典"时期的经验教训,也为了在理论上给打击妨害"非典"及类似传染病防治的行为提供支持,应该将本罪涉及的传染病范围扩大,改为"突发传染病",进一步明确本罪的行为方式,并适当调整量刑幅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