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105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152篇
理论方法论   65篇
综合类   928篇
社会学   119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新时期宗教文学从宗教的精神拯救性质出发,试图为我们揭示一个神性的意义世界。文章以北村、张承志、史铁生为代表,分析宗教文学现象和它的超越、救赎的特点以及神性维度和人本主义精神。宗教写作企图返回人类心灵的原始状态,用信仰填充生存虚无的梦境,向我们昭示了一条精神拯救的无极之路。  相似文献   
132.
在灵与肉的煎熬与搏斗中,妙玉等出家女子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压抑人欲,违反自然律令;要么放纵人欲,破坏宗教律令。因为压抑人欲特别痛苦,所以绝大多数出家女子要么暗中与僧俗两界男子私通,在男欢女爱中,她们常常耗干所爱者的生命,而她们自己也因此而被迫结束自己苦难的一生;要么还俗嫁人,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3.
在人类文明史上,宗教是一个普遍的文化现象,而作为一种特殊的伦理形态的宗教伦理学,则在塑造民族传统道德和精神气质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即使在高度倡扬科学理性的今天,宗教伦理在人的精神领域仍然占据着科学所不能代替的位置;宽容原则和对话原则是处理宗教领域问题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4.
大学生宗教信仰心态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大学生看待宗教的心态,与人生信仰的发展确立关系密切。在对大学生宗教信仰心态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策,是确保大学生人生信仰正确并统领政治信仰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5.
《求阙斋读书录》注解了阮籍82首《咏怀诗》中的52首。曾氏对阮诗的解读以章句为本,重视对诗中意象的分析,重在其讥刺寄托的揭示。  相似文献   
136.
与云南回族社团出现的适应华夏文化的潮流相平行 ,清季的回回宗教知识界中也出现了以理性态度来理解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学术探讨。在比较伊斯兰教和释、道宗教的汉文著述活动中 ,回回学者在捍卫伊斯兰教教义的同时 ,也分析了它们之间宗教思想文化的异同以及相互吸纳和排斥关系。  相似文献   
137.
从启蒙话语建构和知识分子自我发现的角度探讨了新文化运动的低落如何影响了鲁迅<野草>的写作.启蒙话语的建构是以有效的对话关系为基础的,因为缺乏共同的精神自觉,知识分子与一般民众之间始终无法形成有效的对话关系.启蒙话语既然难以完成建构,知识分子或退守,或复仇,或沉默,不过是发现和体认了自我深深的无力感,正是这种心理造成了<野草>黯淡、低沉的情绪基调.  相似文献   
138.
以怨言诗是中国诗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理论命题。它源于孔子的“诗可以怨”,流衍出“发愤著书”、“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等主张,在中国诗史上形成一条影响深远的理论意脉。本文拟对诗可以怨这个诗学命题的诗学源流和思维方式作出分析,并且立足于当代文论建设,对此命题进行学理反思和局限分析,在局限分析中把处于悬置状态的新的文学观念逼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9.
宗教信仰自由是国际人权公约规定的一项基本人权。我国法律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行使方式和基本要求与国际人权公约基本一致。宪法、刑法、民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并以法律的形式从不同层次和角度为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保障。为了加强对宗教信仰自由的保护,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宗教立法,建立完备的宗教法律体系,使我国宗教立法适应国际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0.
本文以宗教意识为切入点,通过对张承志沉浸于宗教激情的历史与其文学创作历程同形同构同步关系的探讨,来说明宗教意识不仅是张承志历经精神磨练而形成的崇高理想,更是张承志对民族魂的追求、重铸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