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4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篇 |
民族学 | 5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103篇 |
理论方法论 | 18篇 |
综合类 | 555篇 |
社会学 | 49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42篇 |
2010年 | 46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54篇 |
2007年 | 62篇 |
2006年 | 62篇 |
2005年 | 66篇 |
2004年 | 48篇 |
2003年 | 53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霍洪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
与一般的模糊语言用法相比,数字的模糊用法颇为微妙,更为复杂,需要从文化范畴,从语用角度来分析,理解,解释。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由于历史沿袭,某些数字被赋予了特定的、或是吉祥的、或是禁忌的意义,可以追溯到原始的自然崇拜或者宗教信仰;二、数字含义由具体意义演变为泛指意义,已经失去精确地数量含义;三、文学作品中倏格用以达到修辞效果。分析了数字模糊用法的文化因素,追溯其沿袭过程,并分析其具体用法和效果,以达到正确地理解和翻译目的。 相似文献
12.
夏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1):91-93
以修辞学为经写作研究为纬,不同历史时期修辞学和写作研究的发展脉络揭示出,作为写作研究之源泉,修辞学理论体系对于写作研究的发展有着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宏瑜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1(1):116-117
随着经济的发展 ,广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广告英语是激烈的竞争以及设计者的匠心独具的产物 ,修辞在广告英语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比喻、双关、夸张、拟人、排比、重复、仿拟等七个方面论述了广告英语的修辞特色。 相似文献
14.
张丽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83-86
宗璞的<红豆>自发表以来,一直颇受争议,主要是对其主题革命战胜爱情的分歧.用小说修辞学的方法,从叙述者、主人公、读者三个不同视角,可挖掘出导致文本主题与实际效果差异的深层原因:革命战胜爱情的确是作者最初的创作意图,然而这一意图并非发自内心,而是受当时政治压倒一切的时代氛围的影响.作者依靠了两个不同的身份--叙述者和主人公一分别传达自己的意图,而两个身份之间的不稳定性最终导致了作者的情感分裂.因此作者在极力表现这一主题时,显得用力不当,由此导致文本主题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16.
黎千驹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6):98-101
无论是在语言体系中还是在言语表达中 ,只要是可以互换的、并且互换之后其意义仍然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语言材料 ,都是属于修辞学上的同义手段 ,如果按照语言的三要素来分 ,同义手段可以分为词汇上的同义手段、语音上的同义手段和语法上的同义手段。按照这种划分来建构现代汉语同义修辞的学科体系 ,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尚康康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Z1)
文章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从语篇功能的角度对顶真这种修辞形式进行研究,分析其衔接手段、主位推进模式、新旧信息的分布,从而阐释其对语篇连贯的作用,并总结语篇连贯的条件和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8.
王奕君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2):85-87
语言变异是偏离语言常规的一种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是对语言的创造性使用,往往有着特殊的修辞效果。本文着重探讨了英语语言变异中词汇变异和书写变异所产生的视觉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9.
马永侠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1):12-15,35
1970年之后对汉布林批评的回应,催生了丰富多彩的谬误理论。新修辞学追随佩雷尔曼,不仅重新赋予修辞学严肃的使命,与不顾真理,唯求说服的旧修辞学划清界限,而且区分了研究论辩和谬误的三个视角:逻辑、辩证法和修辞学,主张以论辩过程为对象,以听众为核心构建谬误理论。谬误是似乎说服了但其实并没有说服一个普遍听众的论证。它只不过说服了一个特殊听众。 相似文献
20.
幽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中国人大多倾向于狭义幽默。但狭义幽默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 ,不利于学术研究 ,为此 ,本文提出了广义幽默说。在幽默的学科归属问题上 ,本文指出了幽默的美学属性及其不足之处 ,然后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幽默是修辞现象 ,更应该纳入修辞学视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