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15篇
  免费   910篇
  国内免费   326篇
管理学   62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598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481篇
丛书文集   4094篇
理论方法论   1435篇
综合类   25043篇
社会学   1626篇
统计学   346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394篇
  2019年   411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388篇
  2016年   482篇
  2015年   537篇
  2014年   1378篇
  2013年   1670篇
  2012年   1822篇
  2011年   2236篇
  2010年   1955篇
  2009年   2153篇
  2008年   2084篇
  2007年   2488篇
  2006年   2656篇
  2005年   2556篇
  2004年   2420篇
  2003年   2326篇
  2002年   1954篇
  2001年   1601篇
  2000年   866篇
  1999年   261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how middle school children assess the effects of welfare reform on their daily lives. The study consisted of thirty interviews with children and their mothers recruited from a middle school in a large, metropolitan area. From the children's perspective, multiple jobs and evening/night hours interfered with the child-parent relationship. Other consequences included grades going down and not getting to school on time. All the children stated that mothers should work, but most children felt mothers should only work when their children are in school. Welfare and poverty were issues about which children were teased at school.  相似文献   
2.
Can universities be agents of progressive social change? How would we know if a university was acting as an agent of social change? Drawing on four case studies, I raise a number of questions to problematiz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ity as an agent of social change. I outline a number of contributing factors that appear to explain successful cases. I conclude by arguing the relevancy of these cases for larger, and more traditional, sociological projects.  相似文献   
3.
把追求金钱、享乐、权力作为人生的目的 ,是错误的人生追求。利己主义是剥削阶级人生目的的核心。无产阶级的人生目的是为人民。由“为自己”到“为人民” ,这是人类历史上人生目的的革命变革。遵循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基本原理 ,中共三代领导人对无产阶级人生目的作了精辟表述。通过学习和践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人生目的的论述 ,必然会破除种种错误的人生目的和人生追求 ,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人生目的和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4.
李觏与佛教     
李觏佛教思想具有双重性,既有排佛的一面,也有容佛的一面。排佛主要表现在两个领域,一是以经济建设、财富积累和社会秩序为内容的物质领域,一是儒家礼治伦理领域;容佛主要表现在对佛教某些教义、佛教教化功能的肯定。李觏佛教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是颇有启示的。  相似文献   
5.
在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各个领域都面临一个科学发展的问题。政府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在推进科学发展上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科学发展观要求政府自身必须首先科学发展。政府的科学发展必然包括政府自身的发展和面向社会治理能力的发展。果有善治则必有善政,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政府,构建中国特色的发展政府学,借鉴全球发展政府的理论成果,研究中国政府发展的规律,为中国各级政府的改革和全面履行科学发展观职能提供理论及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走向市场,并逐步趋于完善。经济体制的转变带来了成人高等教育活动的变革。市场竞争条件下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竞争性、合作性、品牌化、多样性和适应性等特征。然而,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却存在着地位不明、竞争力弱、质量偏低、单一化、趋同化等问题。我们只有对成人高等教育进行系统改革,才能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成人高等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Family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theory were used as a framework to predict variability in individuals' subjective financial risk tolerance within distinct family structures. Gender, age, and income were expected to interact with the main effects of family structure (marital status and children). Theory-generated hypotheses were examined in Study 1 (data from university housing respondents, n = 76) and Study 2 (the 1998 Survey of Consumer Finances, n = 4,305). One family structure main effect (child presence) was significant for investment risk tolerance in both studies. Family structure interactions (marital status × age and child × income) were significant for employment risk (Study 1), and child × age was significant for investment risk in Study 2.  相似文献   
8.
三十多年的耕耘,《红情绿意——〈红楼梦〉点面论》的面世,成为贺信民先生贡献于红学界的又一丰硕成果。书中宏观运幄与微观烛照兼长,用生命体验来感悟红楼,在慧眼洞察的缕缕新意之中折射着贺信民先生“研红”的风雨征程,折射着红学界积火传薪的优良学术传承。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各国都将发展本国服务业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重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落后,优势依然集中在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方面。中国加入WTO后,服务业对外开放,面临内外威胁,但是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也同时为我国发展服务贸易提供了机遇。在SWOT分析基础上,本文根据我国服务贸易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提出了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从体制改革入手的,而后逐步过渡到课程、教学改革。改革的前提是增加投入,关键是体制改革,核心是教学改革,其中必须认识“关键”与“核心”的辩证关系。在教学改革中,要辩证地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智能的关系;专才与通才的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等几对关系。除关注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教学方法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教学面临许多新的难题,还需要不断改革探索。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方面的改革目前主要应在修正学分制和构建内外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制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