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3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4 毫秒
81.
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科学思潮被定性为科学主义或唯科学主义思潮,似乎已是不刊之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虽然中国科学思潮与西方科学主义存在渊源关系和相似之处,但是中国科学思潮诞生于救亡图存的社会历史背景,根植于实用理性的传统文化土壤,缺乏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广泛深入的科学实践,并且存在科学派和唯物派的内在分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思潮,而是一种前科学的科学主义。它传入时正当民族救亡之际,填补了五四反传统之后的形而上价值空缺,带有强烈的功利性。五四之后,科学思潮进一步意识形态化,摒弃了求真的精神。中国科学思潮没有实现中西接轨,反而因其失真成为了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82.
社会表征理论是科学主义心理学陷入困境、心理学研究多元取向的背景下产生的研究群体心理的理论。该理论强调应将心理现象置于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宏观视野中加以研究,强调群体共享的社会认知结构对群体交往产生的影响,它回归了人本主义研究传统。文章通过对社会表征理论的产生背景、基本概念的梳理,进一步揭示它的人本主义回归的意义。  相似文献   
83.
20世纪初,科学主义的僭妄使在中国尚属新兴学科之哲学的面目愈加模糊,地位日益衰落、价值弥为虚妄.临此哲学危境,方东美批判科学主义“齐物论”的僭妄对物质科学、心理科学、人类文化和精神的危害,拨正时人关于科学与哲学的四大惑见,并客观、平等地辩证二者在主体气质、学科性质、志趣、视阈、方法、致思趋向、宇宙观等九个方面的分别,并从人类文化观视阈考论史上“宗教的”、“科学的”、“人文的”三大哲学径路或形态之优劣,指明“困难最少的人本主义途径”才是人类哲学唯一可以积健为雄的未来走向与正途.  相似文献   
84.
科学主义的内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在MikaelStenmark对科学主义所作的系统区分的基础上,对各种科学主义的内涵、合理性及相互关系作了深入探讨。这对于明晰科学主义的含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论高校学报编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编辑面对的作者群体是大学教师。而大学学科门类众多 ,在学科经过分化又走向综合的当今时代 ,文理交融、科学与人文的交织已是很寻常的事情。高校学报编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断培养塑造自身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6.
儒家德教思想与医学生医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医学生医德状况凸显我国医德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而导致这一困境的深层原因是广泛存在于医学领域的唯科学主义价值取向。儒家学说蕴涵丰富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医德教育具有资源性意义。儒家所倡导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有助于人们纠正唯科学主义的偏差,为教育者进一步探索医德教育的途径提供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87.
文章考察了中国十多年来的科学主义研究的状况,指出在取得了许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缺失和局限,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科学主义研究的问题域被缩小了、许多研究的深度还不够以及存在无形的学术禁区,这些都阻碍了有关科学主义研究在中国的深入。鉴于此,文章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88.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回顾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回顾科学心理学两种不同研究方法的图式,我们发现心理学应重视对人价值的研究,心理学家应发展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研究的设计应注重自然性和真实性,应提倡心理学家之间的协作研究。  相似文献   
89.
爱因斯坦指出,现代科学的发展使科学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人文精神。他认为, 人们应当把科学精神纳入始终为人文精神服务的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90.
For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various forms of science have been promoted to boost social work’s status as a profession.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nd talk about the science of social work are only the most recent manifestations of this pattern. Counter to this trend,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latest upsurge of interest in scientific social work is no more likely than any of its predecessors to address the problems of the profession. Beginning with a linguistic analysis of the words science and scientific as positive signifiers, the article traces social work’s long history of science talk as a means of reassuring funding agencies and bolstering the profession’s status. Drawing on a critique of this discourse as the latest example of abstracted empiricism, it then contends that while scientific social work can only rarely capture what occurs in the field, its attempt to do so actually undercuts practitioners’ professional judgment and discretion. Last, after rejecting science talk as counterproductive,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an alternative strategy that might better position social work to reconcile its advocacy of social justice with its concerns about its professional stat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