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0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6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11.
英汉语句子结构比较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因此,它们在句子的构成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文章从以句子为单位进行翻译着手,分四个方面即句子成分的位置和连接关系、句子整体结构的差异、被动结构和否定的形式,对英汉语句子结构和翻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只有从以上四个方面注意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才能正确的进行翻译转换.  相似文献   
212.
通过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等几个方面的典型例证,阐述了不同结构的英语省略句在翻译时的不同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213.
句子的理解过程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句子理解过程是语用过程的一个阶段 ,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组成部分。它主要由符号获取、信息加工和意义建立这三个基本环节构成。其中 ,把意义建立环节隶属于信息加工环节和把意义建立环节之后的语后行为隶属于句子理解过程的观点 ,都是应该商榷的。由于不同学科及其流派见仁见智 ,对句子理解过程的猜测、描写和结论也就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可以把握的是 ,在句子理解过程中 ,理解对象的单一性与理解要素的广泛性是统一的 ;理解的社会约定性与个人差异性是并存的 ;容忍与修正这一对机制是保证语用推理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14.
古汉语主谓谓语句内部构成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谓谓语句这种语言现象在汉语中早已存在。本文吸取现代汉语研究的某些成果和方法 ,界定古汉语主谓谓语句 ,以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孟子》为语料 ,并部分地采用了《左传》、《论语》中的句子 ,对先秦主谓谓语句的内部构成情况进行探讨和分析 ,认为大主语可以是名词、动词或主谓短语 ,小谓语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以及主谓短语等  相似文献   
215.
层次结构和线型结构是英汉句子结构的根本差异。文章拟从这一差异出发,通过对《大卫.科波菲尔》两种译本中的部分译例进行分析,揭示翻译腔这一翻译通病在结构层面上产生的根本原因,指出打破英语句子的层次结构并按流水句重组译文是确保译文地道的根本策略。  相似文献   
216.
汉语"表称"类动词构成的S-V-NP1-NP2句子,汉语界普遍认为是双宾语句。但是通过研究发现,这类句子并不符合双宾语句的构句规律,汉语"表称"类动词所构成的S-V-NP1-NP2句子是兼语式。  相似文献   
217.
从古至今,中国语言(或语文)学家对"句子、单句与复句"所下的定义有数十种.本文列举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定义及观点,在吸收前人部分合理见解的基础上,归纳出认定"句子"及区分单复句的一些理论和方法问题.认为,"句子"是一个无法从一种角度衡量的语言单位.它既有自己的内在特点,也受到文体、语境等因素的制约.完整的语气是本质的特点,语用是不可忽视的外部制约因素.在单复句的区分上,逻辑语义仍然是最首要的区分标准;句子的构件之间是否互相充当句子成分,是第二个区分标准.  相似文献   
218.
"秀才秀才,错字布袋"类句式(以谚语为例),在形式结构、语义结构和语用价值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其形式特征是句首词语连续复现.句子前段("秀才秀才"部分)是一个词的连续复现,不是重叠,也不同于一般所说的连续反复辞格,它作为一种语用现象,具有指称性;句子后段是对前段所指称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和规律作主观解释,大多是对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概括;该句式是具有一定生成能力的格式;典型地体现了谚语在言语形式、语义传递、语用价值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219.
文章对现代汉语被动句标式的既往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检索既往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既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20.
本文认为目前流行的用"形容词+过"表示比较的这个句式,在魏晋隋唐时期就已经存在;清亡以后,这种格式才渐渐变得沉寂,但并未完全消亡.近几年,它又活跃于当代人的生活之中,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还对这个句式的句法特点、语用特征作了深入分析,并进一步阐释了这种语言变异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