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1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37篇
民族学   27篇
人口学   354篇
丛书文集   81篇
理论方法论   153篇
综合类   585篇
社会学   1519篇
统计学   6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912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While the concept of symbolic boundaries and ethnic boundary-making is well established in social research, the direct consequences of these boundarie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migrants have not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This paper thus analyses whether religious and secular boundaries of national belonging among the majority population have an impact on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among Muslim minorities in Western Europe. To analyse this linkage, data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ocial Survey Programme measuring the importance of religion as a symbolic boundary of national belonging among the majority have been aggregated as a regional context condition and combined with a Muslim minority subsample from the European Social Survey. The results of the multilevel models reveal that the salience of religious boundaries is associated with less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among Muslim minorities, while secular orientations among the majority seem to be more decisive for subjective perceptions of feeling discriminated against. Overall, the results thus challenge the role of religion as an ethno-religious demarcation and point to the relevance of secular boundaries of belonging for immigrant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92.
“性别”在中西哲学中的地位及其思想后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提出这样一个主张:“性”(sex,gender)是我们理解某个哲学传统时必须考虑的一个维度;即在哲学思维中有没有对“性别”的意识,会深刻影响一种哲学的特点与走向。具体结论如下:(1)西方传统哲学的核心部分(存在论与认识论)中无性别意识,但在当代西方哲学中,这种意识正在觉醒;(2)中国传统的主流哲理思想(《易》、儒、道、阴阳、兵、法诸家)中有鲜明的性别意识;(3)这种区别有力地造成了中西传统哲学之间的一些重大不同。比如有性别意识的中国哲理传统看重相对相济的动态生成关系,并犤在儒家中犦重视这关系所生成的世代结构,也就是家庭、家族、民族与文化的长久延续,善于领会活的生存境域中的时机认为技艺而非逻辑、科学是获得真知的最有效手段。而西方传统哲学基本是反其道而行之。文章最后讨论了女性在这两种不同的哲理传统中的地位,触及当前女权主义提出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3.
王冬梅 《晋阳学刊》2008,(4):113-116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肺病隐喻和性别象征是相互关联的典型意向,既有疾病隐喻的性别化倾向,又有性别象征的疾病叙事,在性别政治的视野下表现出不同的叙事模式。肺病隐喻既有道德化和社会化倾向,又有审美化、意象化取向。男性的性别政治叙事主要关注男性肺病身份的道德内涵和社会化倾向,女性肺病身份则主要体现为审美化取向,凸显其符码化和想象性特征。女性叙事呈现出层次性,萧红、丁玲等人的女性叙事描写肺病,关注爱情,心系女性;张爱玲等人的女性叙事割断了肺病与女性身体之间的审美想轧以丑怪身体呈现了女性在性别政治中的真实处境。  相似文献   
94.
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视野来看,青少年的性教育是他们在青春期所经历的一个重要的成长仪式。作为一种成长的仪式,性教育具有丰富的社会意义,并承担着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在仪式的变迁过程中,以同辈群体为中心的非正式制度层面的性教育仪式逐渐被以学校为中心的正式制度层面的性教育仪式所取代。然而,正式制度层面的性教育仪式却在当前社会中面临着危机与尴尬,其根源不仅仅是当前学校性教育中方法和内容等存在着问题,更重要的是青少年在性教育仪式中主体性的缺失。要改变这些状况,我们需要再造仪式,注重青少年在性教育仪式中主体地位的建构,把性教育当作是一种青少年的主体权利。  相似文献   
95.
学前儿童性别教育的有关研究表明,社会上还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身处特定环境中的学前教育教师以及图画书、教学媒体等仍然带有较强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等性别刻板印记。为此,国家需要在学前儿童性别教育研究的基础上重视学前教育阶段的性别平等教育,制定相关的政策,建立性别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教师性别平等教育的培训网络平台,以现代性别教育理念为指导,基于对儿童生理差异的尊重,设计出适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性别教育课程,全面有效地实施性别平等教育。  相似文献   
96.
徐讦的婚恋小说存在着两类题材取向一是带着晦暗色调的世俗婚恋,一是有着神秘浪漫气息的奇情异恋.作者旨在藉此来探讨性爱的世俗困境和救赎前景.而能疗救人性利己和分裂的爱以及能消解世界重荷和畸形的美便成了徐讦心目中心灵自由与理想爱情守护的神祗.  相似文献   
97.
随着我国变性人的增多,变性人已经形成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随之而来的法律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首要的就是宪法问题。自由赋予了人存在的理由,必然也可以给予"易性癖"者以享有性别变更权的自我空间。性别变更权虽然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却应当是公民人格权中的一项重要的权利。对于变性人,只要他们变性后的性别得到了法律肯定,就应该与其他同性别的公民一样,在人格上能平等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和自由。  相似文献   
98.
生育文明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读文化与文明、生育文化与生育文明的概念,人们就会发现: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真正原因是由于不文明生育文化及行为造成的。倡导生育文明、构建性别和谐社会,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9.
在托妮.莫里森早期创作的文本中有大量的食物描写,形成了浓郁的食物情结,这不仅构成了莫里森的写作风格,而且成为一种隐语,由此可以解读出黑人历史的沧桑及其生存状况的沉重。从莫里森早期文本中的食物入手,揭密黑人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饥渴,以把握小说的内在主题。  相似文献   
100.
文章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性容许度、爱与性的认知、异性交往与婚前性行为、性压抑与性交易等四个维度对S市若干大学在校本科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当代大学生性观念特征主要表现三个方面:性生理发育提前,性观念更为开放且呈现多元化;对性知识的认识相对缺乏,性生理成熟与性心理发展滞后之间的不平衡;性观念具有流动性和可塑性,性失范行为产生.家庭、学校与社会作为大学生性观念形成的三种最主要影响因素,在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未承担起各自的角色,未完成好相应的任务与教育职责.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性观念可以进行多维的政策设计:教育理念人性化和科学化;师资人员多元化和专业化;教育目标同步化和内容系统化;教育形式多样化和适宜化;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嵌入和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