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9篇 |
免费 | 87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1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10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77篇 |
丛书文集 | 50篇 |
理论方法论 | 37篇 |
综合类 | 771篇 |
社会学 | 78篇 |
统计学 | 3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44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77篇 |
2019年 | 77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82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100篇 |
2013年 | 111篇 |
2012年 | 120篇 |
2011年 | 108篇 |
2010年 | 78篇 |
2009年 | 47篇 |
2008年 | 50篇 |
2007年 | 61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国沙尘暴现状与生态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尘暴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自然现象,但在更广泛意义上,它是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沙尘暴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发展趋势和沙尘暴的形成原因及危害方式,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防沙治沙、保护现有植被、以及防治重点在农牧交错地带等方面提出了防沙治沙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42.
钟小佩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3):62-63,134
人类生活的直观世界里的空间具有长、宽、高三种度量。这个体验为情感维度空间隐喻提供了理据。在汉英里,抽象的情感被概念化为有形的长的线条、宽的平面和立体的物体。 相似文献
43.
粮食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基石,而与其相关的适度财政支持可以兼顾公共财政资金有效利用、国家安全战略实施。结合水稻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基于2006-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财政支持对水稻总产量的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支持能够促进水稻总产量增长,但这种增产效应存在时滞;财政支持对水稻增产的中介效应主要通过扩大区域水稻生产规模实现;财政支持的增产效应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导致水稻生产在空间分布上呈集聚趋势。鉴于水稻生产的空间异质性,从是否为粮食主产区来看,财政支持的增产效应在粮食主产区更显著;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增产效应在东北地区更显著。因此,需要保持对粮食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经营的规模化、效益化、可持续化的良性循环,防控财政支持政策的负向抑制作用,增量资金向包括东北地区的主产区倾斜。 相似文献
44.
长安仙幻小说作为中晚唐传奇中形式独特的一类,繁复的空间书写是其突出特征。中晚唐长安仙幻小说中建构了三种不同的空间,分别是长安城、仙幻异界及“庙堂”文化影响下所展现出来的社会空间。特殊的空间书写形式导致小说中的空间表现出三个特点,即在空间跨越上具有灵活性、在文化交流上具有包容性、在情感基调上具有悲剧性。从整体来看,中晚唐长安仙幻小说中的空间书写既是对魏晋六朝志怪小说的继承,也丰富了唐传奇的题材类别,对后世小说创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5.
在当前数字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升流通产业链的韧性是中国实现流通产业链现代化、增强经济韧性的必然要求。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探究了流通数字化对流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流通数字化显著增强了流通产业链韧性,且主要通过提升智慧供应链发展水平和促进创新增强了流通产业链韧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流通数字化对流通产业链韧性的正向影响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门槛回归结果显示,当流通数字化水平超过0.4330时,其对流通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显著增加0.0920个单位。进一步分析发现,流通数字化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能够带动邻近地区流通产业链韧性的提升。因此,应大力推动流通数字化发展,提升智慧供应链发展水平,推进创新发展,同时进一步缩小地区差异,发挥领先地区的示范及带动作用,以提升流通产业链韧性。 相似文献
46.
高技术产业在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方面具有重要带动作用。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杜宾模型,选取2006—2015年面板数据,研究创新要素集聚及其对高技术产业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创新要素集聚的非均衡分布特征明显;除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外,创新要素集聚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创新要素集聚在省域间的溢出效应大于省域内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总体上得到改善,然而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空间不均衡现象也愈发明显。种种迹象表明,企业地理位置对其社会责任表现具有重要影响,为进一步探究企业地理位置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机制,基于空间视角,结合制度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地理位置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合法化机制进行全面梳理。以此为基础,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后发现,企业地理位置之所以会影响其社会责任表现,主要在于前者决定了企业周边利益相关者的构成、规模和距离,进而影响企业承受社会责任制度压力的类型和强弱,最终导致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分布空间不均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48.
利用2000—2012年样本数据对全要素省际能源经济效率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样本期间绝大部分省市自治区能源经济效率整体都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并且生产过程中低效率地区大幅增加,分布状态由“点状”向“面状”扩散,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下降较为明显,究其原因主要为:二氧化碳排放和能源消费结构是能源经济效率变化和地区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据此运用门槛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区域空间分布研究,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低排放—结构较合理、低排放—结构欠合理、高排放—结构较合理类群、高排放—结构欠合理和高排放—结构不合理5大类群,最后结合各类型区域自身发展特点,提出因地制宜的低碳绿色发展建议,并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方面提出能源经济效率改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9.
灌溉水资源效率、空间溢出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04—2013年全国和31个省市区的劳动力、资本、农用物质、灌溉水吸收量、生态包袱、污染排放量和粮食产量,分别运用MFA、SFA和DEA方法测量粮食生产灌溉水资源的资源生产率、技术效率和全要素资源效率,运用Moran’s I指数检验3种水资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并采用Panel Data模型对影响3种水资源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全国粮食生产的水资源生产率稳步提高,灌溉条件改善中技术效率提高缓慢,全要素水资源效率中经济效率明显高于生态效率和环境效率;区域粮食生产的灌溉水资源效率分化明显;全局性的灌溉水资源效率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人均用水量与灌溉水资源效率间存在显著正向关系,农业用水比例与灌溉水资源效率间存在显著负向关系。因此,必须实行水资源效率细分与综合管理,特别是对效率落后地区实行重点整治;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效率外溢,并加强效率影响因素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50.
作者根据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实践,探讨了采用CAI教学方式讲授有关高分子链立体结构内容时所涉及的两方面问题,对在课程中已经使用的动画演示课件及今后本课程中动画课件的改进设想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