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0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223篇
理论方法论   60篇
综合类   1045篇
社会学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吴昕孺的长篇小说《千年之痒》讲述了知识分子乌去纱跨越少年、青年到中年的心路历程。乌去纱的生存变迁实则对应了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知识分子的青春成长史、现代都市中的情爱史,以及在欲望时代中的命运史。《千年之痒》展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乡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变化,揭示了日常生活的本相和当代人的精神图景。  相似文献   
52.
在西方学术界的视阈中,马克思为人类社会留下的精神遗产主要是: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指导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继而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从而改变了20世纪的国际政治格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特别是对其中工厂及其企业家的分析,比以往的任何描述都更为生动和深刻,并对当今的现实经济生活仍然具有解释力;马克思的学术思想,综合了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等诸多学科,已经并将继续在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到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对树立社会的精神信仰和良好的社会风尚,维持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及稳定,推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4.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独具特色的精神标识,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躯镌刻的红色记忆。革命文化贯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蕴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红色基因、承载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革命文化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治党兴党的精神钙质、兴军强军的精神基石、铸魂育民的精神资源。新时代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和深刻自我革命,必须加强党的政治文化建设,做到铭记光辉史迹、传承红色基因、铸牢文化自信和赓续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55.
商业贿赂犯罪的发生遍及各个经济领域,严重损害消费者,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以垄断性强、需要政府全力介入的领域最为集中。商业贿赂犯罪之所以泛滥,有其经济、文化、制度、立法等多方面的深刻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应注重从源头和路径上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监督和治理,建立和完善举报制度,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同时大力加强立法工作等对策,才能遏制商业贿赂犯罪的发展。  相似文献   
56.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优化大学的育人环境,提升校园的文化品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大学的改革和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文化,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大学增强竞争优势和发展活力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分析校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在新形势下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物质环境,创设高品位和谐的育人环境;弘扬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人文氛围;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创造和谐民主的育人管理机制等途径不断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7.
人与现实世界关系的紧张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两个方面。如何消解这种紧张关系显然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我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 ,在历史上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即神人以和 ;天人二分基础上的“天人合一” ;人与人和谐基础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基本意蕴有四 :即政治管理之策 ;生存状态 ;道德境界 ;审美境界。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 ,“天人合一”思想对于消解前述紧张关系的有益启示表现在四个方面 :(1)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要有“法”有“天” ;(2 )保持生态平衡要树立整体和谐观念 ;(3 )要建构“民胞物与”的全球伦理 ;(4 )回归自然 ,享受自然人生  相似文献   
58.
中国作家莫言的小说《蛙》,成功地运用了书信、小说、戏剧等跨文体写作的艺术手法,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成功塑造了姑姑这样一位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的形象。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入手,分析始姑的人物形象。指出姑姑作为中国解放妇女的特点和局限性.姑姑的人物性格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性格,姑姑的悲剧命运,是典型环境中的人物悲剧命运。姑姑身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对农村落后的生育习俗“重男轻女”的反抗的大无畏精神,敢于担当的立志要改造社会的自觉参与和主人翁的忘我牺牲精神,脚踏实地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责任感。姑姑不是一个简单的脸谱化的正面形象或者反面形象,而是一个具有复杂性的中国解放妇女形象。  相似文献   
59.
根据对福建省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情况的调查,从思想文化需求状况、社会交往需求状况、娱乐文化需求状况和文化产品与服务需求状况等方面,对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并就满足和引导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0.
在半个多世纪的丰富实践中,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思想观点和方针,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人民服务等等。这些经验连同他的失误,都是我们今天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