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5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8篇
管理学   7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2篇
人口学   25篇
丛书文集   274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1329篇
社会学   68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既是一种情感,又是一种价值标准和信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基于爱国主义情感和信仰而形成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2.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之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多元文化在湘西土家、苗、侗等民族中的互动互渗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伦理要素的趋同,从而构成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起点和基础.湘西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集脱巫与返魅、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时代性诸矛盾相统一的综合创新的历史过程,关键是要解决好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关系问题.湘西精神文明建设要借鉴周公"神道设教"的文化创造之路,并要注意抓好几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3.
书话体散文是周作人追寻已久的生命文体,是他心中真正自由的个性散文.周作人的书话体散文具有明显的对话性.周作人在生活和创作中都体现出一种典型的"次子心态".从文体学角度考察,周作人书话体散文的生成分三个阶段,有着鲜明的特征,从中可以见出其独特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54.
董仲舒是西汉时的大儒,他的思想体系庞大而复杂,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许多方面。他的法制思想对中国的封建统治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的原志定罪论的影响较为突出。本文旨在对董仲舒的原志定罪论展开讨论,探讨董仲舒的法制思想。  相似文献   
15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精神生产力持续增长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源泉。这种精神文明建设应当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必须与物质文明建设一起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中予以研究解决;需要完善精神产品生产的根本指导原则和发挥社会科学的重大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6.
非法占有目的:犯罪成立体系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发展过程中,目的犯的目的首先作为责任要素,最终发展成为存在于犯罪构成该当、违法、有责之中都存在的要素。在我国的犯罪构成体系中,非法占有目的作为选择要件与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体都存在有机的联系,非法占有目的在刑法中具有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7.
对迷信和伪科学产生的原因和根源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坚持科学 ,铲除愚昧和伪科学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8.
关于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应否需要"以营利为目的",学界形成了"取消论"和"保留论"两种意见。双方各有一定道理,但是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妥当的做法应当是从"批评"和"固守"走向"解释",通过对"以营利为目的"的扩大解释,可以有效规制市场秩序,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事实上,新近出台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也采取了这种立场。这体现着对作者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对社会进步与人权保障的平衡,以及对著作权法保护与刑法保护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9.
中国的精神文明是由汉民族和各个少数民族共同“联姻”缔造的。文学是最能体现少数民族素质的重要标志,少数民族文学对中华民族精神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0.
The paper shows how ‘America’ gradually became present in the Religious Circles of India after the arrival of Swami Vivekananda in America in 1893. Swami Vivekananda is the first individual who not only succeeded in introducing Hinduism, Vedanta in particular, to America and the West, but also in introducing what he considered to be the best aspects of American scientific and material culture to India. The bridge which Swami Vivekananda built and opened between America and India continues to be travelled by the saints, mystics, and religious leaders of India and the philanthropists, spiritual seekers and scholars of religion of America and the West even today. This modern re-synthesis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scientific with the Vedanta has been beneficial to both countries and cul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