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12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145篇
丛书文集   119篇
理论方法论   168篇
综合类   632篇
社会学   273篇
统计学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702.
学生主观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主观因素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原因,例如学生智力技能差异,认知风格、认知结构,人格特征,学习心理定势等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外语学习,对这些主观因素的探讨给外语教师、学生及教育学家们在外语教学和学习方面带来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703.
创新:编辑的角色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工作是一种创新活动 ,创新作为编辑主体作用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表征 ,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全过程 ,主要包括选题创新、理念创新、形式创新、市场创新等。编辑对其在当代社会文化传承建构中的角色意识的创新性应有充分地认识 ,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04.
趋向结构中的客观参照和主观参照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位移参照。客观参照具有自足性 ,主观参照具有冗余性。主观参照的有限选择性以及客观参照和主观参照的并置方式反映了某种语言心理和认知心理  相似文献   
705.
经济发展与主观生活质量--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进行比较研究,以三城市居民的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比较分析了三城市居民主观生活满意度的差异以及个人月收入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海居民满意度最高,广州其次,而北京最低;同时还发现,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个人月收入对生活满意度影响程度不如想象的那么大,人均GDP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06.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 ,测试员首先必须对“级”间的界限 ,特别是对关键“级”间的界限有较明确的认识。二级临界状态应试人的静态语音面貌难分优劣 ,决定其能否进入二级的关键因素是应试人在语流中语音面貌的优劣 ;主观评级起着相当大的潜在作用 ;应试人的非普通话因素对定级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7.
市场经济内涵着人类重要的文化伦理现象 ,有其独特的文化基础、文化精神和文化追求。在市场经济文化背景下 ,人们应具备很多良好的道德和心理素质 ,但最根本、最核心的是人的主体人格。经济文化既对现行的道德与心理教育提出挑战 ,也需要道德与心理教育作出积极的应答。  相似文献   
708.
文学的主体性是文学赖以存在的基础 ,内在变化的依据 ,也是理解文学的关键所在。在外国文学的教学和普及中 ,亟待加强主体性的研究和倡导。文学主体性在历史生活推动下 ,与人的主体意识一道发展 ,经历了历史性变迁 ,代表着文学的历史水平。对外国文学的主体性研究将深化对作家、作品、人的本质以及文学存在条件的理解  相似文献   
709.
192 0年王统照在其论文中推荐了叔本华的“生命的意志是世界之源”的理论 ,并译介了哈特曼的“无意识”哲学、“美”的“假象”的理论。他误认为他们的美学是主客观的融合。叔本华和哈特曼的美学思想对王统照的“爱”和“美”的思想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10.
The methods for analyzing objective social mobility and subjective mobility as perceived by individuals are reviewed in the case of two surveys: Trois générations by the French Old-Age Fund (CNAV, Caisse Nationale d'Assurance Vieillesse) and Formation qualification professionnelle by the French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tistics and Economic Studies (INSEE). These two surveys have formulated subjective mobility in quite different ways, but this observation also holds for objective mobility, which, for the purpose of comparison with respondents' subjective evaluations, is defined using specific procedures. A method is proposed for contrasting these two sorts of mobility based on classical mobility tables. When the latter are designed so as to cross three variables (social origins, destinations and average scores of subjective mobility), the spontaneous sociology that can be collectively detected in the assessments made by respondents turns out to be not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scholarly sociology of social categories produced by sociologists. After showing that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mobility vary coherently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an additional hypothesis is advanced to account for some discrepan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