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4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49篇
管理学   19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16篇
丛书文集   577篇
理论方法论   174篇
综合类   3861篇
社会学   254篇
统计学   5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400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364篇
  2002年   275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藏族传统文化中 ,青藏高原藏族居住区域被命名为“神圣雪域”。藏族通过想象、语言、神话及象征符号将地理上的高原解释为“人类学的高原” ,使之成为神圣化的精神家园。因而 ,藏族传统文化中的青藏高原自然面貌与人文景观和谐地组合为一体 ,成为相互依存的完美整体。神圣生敬畏 ,敬畏生珍爱。对高原家乡神圣化的功能作用是珍爱保护它 ,是藏族人保护高原环境、美化家园的一种崇高愿望。通过自然禁忌行为和规范加强了对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62.
区域科技基础与科技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科技基础和科技环境的评价 ,提出了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思路 ,建立了区域科技基础与科技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陕西省和北京市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63.
对地理环境内涵、作用、意义进行了分析,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西北的开发应当把保护地理环境放在重要的地位,开发要以环境承受能力为限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自然环境、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协调发展,为当代人也为后代人造就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64.
室外雕塑已开始成为城市园林绿化、市政建设、旅游休闲的新亮点,室外雕塑与社会时代、与环境、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室外雕塑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通过视觉形象移情于现众,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65.
自然环境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近些年来 ,自然环境污染破坏日益严重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森林减少、生物物种减少和土地沙漠化、空气、水体污染加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并分析了自然环境变化的原因 ,同时还对未来自然环境变化进行了预测 ,提出了自然环境变化存在一个加速度的观点  相似文献   
66.
人才成长、培养和使用的环境是否和谐,是否有利于人才的发展和转化,直接决定人才成长的速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人才使用的价值。人才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能量交换体,人才在其中能够与人才群体、人才组织、人才社会各生态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以至形成综合的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生态系统,最终促使人才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有效提升人才的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7.
基于人文关怀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策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数量也在大幅增加,贫困生现象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的状况及需求,并试图从人文关怀的层面探讨当前如何更好地推进高校贫困生工作。  相似文献   
68.
据渭河流经陕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渭河水质现状,通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与有关工业、生活污水管理排放标准比较分析,提出在加强监督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同时更应重视渭河流域生态环及环境建设与保护在渭河污染治理、恢复其应有功能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9.
马克思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了人与自然双向依赖和双重建构的对立统一关系。马克思的环境意识对建构当代科学的发展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
通过分析宜昌市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对宜昌城市形象进行了定位,提出了建设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水电旅游城市”的理念,探讨了宜昌城市规划合理利用地理环境的方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