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5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29篇 |
丛书文集 | 72篇 |
理论方法论 | 20篇 |
综合类 | 504篇 |
社会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37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61篇 |
2005年 | 54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赵春曦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6):449-451
简述了语言与文化的相辅相成,但又不能合二为一的相互依赖的关系。论述了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对于更深入地掌握语言的技能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分析了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及造成这种文化差异的根源和表现形式。指出如果不能充分了解文化背景将导致语言表达意义上的背道而驰;不仅是语言具有相对性,其文化背景也同样具有相对性,只有把语言学习与文化知识的补充紧密地结合起来,才会使外语学习变成一种乐趣,而不是简单刻板地死记硬背单词和语法。 相似文献
32.
GESA LINDEMANN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2005,35(1):69-98
ABSTRACT: In order to delimit the realm of social phenomena, sociologists refer implicitly or explicitly to a distinction between living human beings and other entities, that is, sociologists equate the social world with the world of living humans. This consensus has been questioned by only a few authors, such as Luckmann, and some scholars of science studies. According to these approaches, it would be ethnocentric to treat as self-evident the premise that only living human beings can be social actors. The methodological consequence of such critique is a radical deanthropologization of sociological research. It must be considered an open question whether or not only living human can be social actors. The paper starts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posed by such an analysis of the borders of the social world, and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se borders in the fields of intensive care and 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 Within these fields it must be determined whether a body is a living human body or a symbol using human body. The analysis of these elementary border phenomena challenges basic sociological concepts. The relevant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ies refer to a dyadic constellation as the systematic starting point of their concept of sociality.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at least two entities is understood as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novel order that functions as a mediating structure between the involved parties. Based upon empirical data, I argue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hange this foundational assumption. Not the dyad but the triad must be understood as the foundational constellation. This implie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third actor, which is distinct from the concepts developed by Simmel and Berger and Luckmann. 相似文献
33.
传统节日是我国各民族重要的标志性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达斡尔族的“斡包节”是集民间信仰、传统文化和现代多种文明等多元文化因子为一体的复合型文化活动。作为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斡包节”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敬畏自然的人文伦理、增强民族认同和凝聚力的纽带、弘扬民族文化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等。深入挖掘“斡包节”的积极因素,唤醒达斡尔族节日文化的民族记忆,传承民族文化基因,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不仅有利于提升各民族的自我认知,增强民族凝聚力,而且对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4.
作为上世纪50年代末"认知革命"产物的第一代认知科学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第一代认知科学将认知过程的产生视作与操作符号的特定规则有关,而与实现这一操作过程的物质载体无关——即心智是离身的。通过对第一代认知科学三大主流取向——符号计算主义、联结主义与生态主义进行系统的论述,分析其各自内涵与困境,揭示了"离身"谬误是造成第一代认知科学危机根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5.
浅析中国书法笔触对现代汉字标志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字标志设计中书法笔触的应用屡见不鲜,文章从汉字书法和笔触的角度,分析中国各种书法字体和笔触的特点,探讨了这些设计元素在汉字标志设计中被更好地应用的可能。 相似文献
36.
钟首民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1):100-101
由于生理和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因素 ,人们在非语言符号传播中表现出种种性别差异。正确理解不同性别人的非语言符号对传播活动的成功进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木鼓是佤族文化的表征,是佤族传统社会人们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标识,是佤族民族文化认同和张扬的载体。它作为佤族传统文化网络系统的结点,粘合着诸多文化要素,是精神、物质文化的沉淀。佤族木鼓具有原始而神圣的文化特质,叠加了诸多文化内涵,是一个象征综合体,它象征着佤族原始宗教中的主体神木依吉,同时又是佤族生存繁衍的崇拜物,是“生”的象征,心灵的守护屏障,凝聚着佤族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木鼓的功能,因其丰富多样的象征意义而呈现出多重性,主要具有守护的功能,祭器的功能,凝聚族人促进民族认同的功能,振奋民族精神的功能,以及现代社会生活中民族文化传播的功能。 相似文献
38.
岳泓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3):120-123
文章以《鹿鸣》诗为中心揭示鹿意象的文化内涵鹿在上古时期与女性有着类比关系,它是女性和权力的象征,也与婚嫁有着种种联系。 相似文献
39.
以审美经济学为视角考察网络文化产业,发现:审美泛化与仿真式"拟象"同新媒体文化息息相关;审美文化的历史嬗变表明,审美文化研究已成为我国美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取向,其现实层面则表明,审美文化呈现出多元共生的复杂格局;审美经济与审美消费主义的关联揭示出网络文化产业是一种典型的符号经济业态,需要遵循虚拟经济的发展规律和主体间性的审美法则;审美产业化呈现出超功利审美与功利性后果密切结合的趋势,与此相应的则是网络文化产业的大众化与平民化走向。 相似文献
40.
杨安翔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3):70-73
《野草》和《巴黎的忧郁》是鲁迅和波德莱尔的散文诗集,两位伟大的作家选择了相同的文体,运用象征手法,选择特有的意象,表达时代的抑郁和苦闷。由此形成了两者的话语共鸣,体味出新的审美典范。散文诗以其特殊的话语形态表达作者的心理情感及其想像空间,鲁迅与波德莱尔一方面具备写作散文诗的特质,另一方面时代也促成了他们选择这样的话语形态,由此透过两位大作家的文字,我们体味到两者文本之中的话语共鸣——精神的忧郁、心灵的苦闷;同时也体味到世界文学的共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