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语境理论研究在当今语言学研究中有着重要地位,也是一项硕果累累的研究课题,但以往的研究多半将其作为现象或语言分析工具来研究。对语境理论研究进行多维思考,从历时、共时、重要性及地位等角度,重新对语境理论进行评价,指出语境理论不应该再滞留于其原有地位,而应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语境学”。  相似文献   
12.
"纪实"对于中国警察影像具有特殊的意义.1994年以<九·一八大案纪实>和<西部警察>为标志,中国警察影像的纪实美学完满形成并达到高点.2005年,以电影和电视剧<任长霞>为标志,警察影像的纪实风格因典型宣传再次得以强调和张扬.中国警察影像的"纪实"美学主要表现为真实性与新闻性的结合、行业性与普泛性的结合、平凡性与英雄性的结合、罪与罚的敞开性与遮蔽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百余年来 ,不少中国传统典籍被译成了英语 ,这对弘扬中国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英译过程中 ,尤其对文化术语的翻译 ,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阐述了传统文化翻译中应该研究的三个问题 :一、注意民族文化的特征 ;二、对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要做历时和共时的分析 ,从文化值和形神结构上进行归纳分类 ;三、必须遵循正确的跨文化翻译的原则 ,即“保持文化个性 ,力求形神兼备 ,减少文化亏损 ,平衡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对《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泛时”观的理解有偏差,多达八种误读。各类辞书收录“泛时”的共八部,释义六部,但有两种不同错误释义。通过对“泛”义的古汉语历时提取、“普-方-古”三角验证、汉外对比,指出“泛”之义为“不指定”。“泛时”是语言研究的假想方法,为一种归谬法,认为语言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都会发生变化。其处于一种超时空的状态,可以任意穿越,呈现时空断层性特点,既不属于共时,又不属于历时,而是与共时、历时相对。一个个因摈除了时空、社会等因素而显得杂乱无章的任意性构成了泛时。该族词的大量汉英对译致使义项泛化、专业化语境中的误读、大众化语境中的显潜误读及低语用频率效应是其被谬解的四大动因。对语言事实进行“泛时”研究没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以来,汉语中出现了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用"将(主句动词"表示将来时的用法,这是"五四"以来汉语与印欧语言间接接触而形成的一种欧化语法现象。从历时角度看,这一句式虽然是语言系统内部吸纳外来成分的自组织调整,但跟社会环境有息息相关的共变关系,社会环境越开放,语言接触渠道越畅通,其发展就越活跃。从共时角度看,这一句式的出现频率与语体的正式程度成正比,主要分布在新闻语体和科技语体中,这一句式认识情态量级的不确定性与新闻语体特质最为适宜,其在科技语体中频繁出现主要是由于科技语体更易于受到外语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指出宋蜀华先生多年来坚持民族学中国化是理论探索的立足点,提出了用"纵横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中国民族的独到见解;在中国历史民族学的发展事业上做出了重要建树;并在生态人类学的研究领域表现了三个突出之处。中国民族学已开始进入自觉并走向成熟的第三阶段,即民族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词的“功能义”,是指由词性或语法功能不同导致词义变化而形成的新的词义。从共时角度看,词的功能义是一种受语法语境影响的词汇语用现象,初期具有临时性、灵活性和不稳定性;从历时角度看,词的功能义从“临时义”到“常见义”再到“固定义”这一词义演变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词性和功能上的改变,导致新的兼类词的产生。在顺应理论启示下,认为词的功能义无论是共时的语境语用变化,还是历时的词性功能演变都是语言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典型反映。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共时差异往往反映历时的演变.濒危语言也一样,其濒危的状态及演变趋势能从共时呈现出的差异得到证明.本文通过对土家语语言功能衰退不同类型的共时比较,分析土家语濒危的特点及其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9.
分析古今字应该从古今字的性质、产生时间、形义关系及语音关系上综合考虑同时在古汉语文字教学当中处理古今字问题,应当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严格按照古今字的特点去讲授古今字的进一步研究仍需学者们不懈地努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 ,现代汉语语素研究不是典型的共时研究 ,而是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文章指出 ,目前广泛采用的语素辨认手段“替代法”存在局限性 ,为此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语素辨认手段“先分后组法”。文章同时指出 ,传统语料搜集方法不能满足需要 ,利用公共语料库和开发个人语料库乃是今后方向 ,而后者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