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8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214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1230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人才与项目的信息特征构建了人才与项目匹配的理论框架。对湛江人才与项目对接的实践及问题的分析表明:近几年,湛江项目实施受到人才与项目对接问题的影响,对人才建设及管理机制带来了挑战与风险。为此,需要对人才与项目匹配的机制进行创新。包括重新认识人才性质和转变人才建设观念、重视区域人才建设的战略规划、围绕项目所需人才实现人才政策创新、强化项目与人才的对接供求机制、构建人才测评和科学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42.
创新视域中的金融人才培养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国金融业必须加快金融创新人才的培养,以适应金融改革发展的步伐。而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发挥其个人才能的育人机构,应该强化创新意识,拓宽专业口径,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金融人才,使其能有效地为我国金融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3.
罗敏 《学术探索》2013,(3):99-102
1922年国共两党在统一战线旗帜下创立的上海大学被誉为“革命的摇篮”、“民族革命运动的核心”。上海大学创办初期一位“半隐身”的特殊中共党员,同时也是资深的国民党人士——邵力子,身兼国共两党党员,作为“联络员”,能将两党致力于办学的人士召集在一起商讨创办这所革命学校。故本文首先展示他参与创办上海大学跌宕起伏的经历,再现他于此初步探索的新式教育理念。本问题的研究,无论对中共党史,抑或今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4.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与优化对建构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有重要作用,对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发展也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国内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很多缺陷。中国要想发展专业的社工队伍就要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依托需求发展社工教育、实行正规教育与短期培训有机结合,并进行分层分类发展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达到加速社会工作专业职业化和本土化进程,促进社会工作良性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45.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手段的改革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科学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是教学手段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46.
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信息素养作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重要素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针对国内高校在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多措并举加以提高完善。  相似文献   
47.
新闻教育旨在为新闻媒体培养优秀人才。作为新兴学科,我国高校新闻学专业建设仍处于摸索与调整阶段。目前新闻本科教育偏重专业技能学习,忽视人文社科知识传授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导致新闻人才培养明显滞后于新闻事业发展。如何适应行业未来发展需求,更新教育理念,科学调整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是新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48.
为满足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主要特点的新经济发展需求,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势在必行。基于新工科建设理念和BIM技术发展,对国内外BIM技术和BIM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我国高校BIM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并对高校土建类多学科协同BIM人才培养与实践进行探讨,通过分析BIM教学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应用环境、实践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BIM人才培养方向,完善BIM人才培养方案,搭建产学研一体化BIM平台,优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提高师资力量,增加专业资源投入,优化BIM应用环境,建立人才培养综合能力评价考核体系,推动教学方法创新,深化校企合作等建议,为新形势下高校培养新型BIM应用人才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9.
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的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日,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无论是英语还是日语都面临人才培养模式变更的巨大挑战。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以日语为基础,与专业相结合,保障学生具有高水平外语应用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就业率,符合了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50.
高等中医药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统一,实现医学人才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协调发展。中医人文教育既是医学模式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增进医患互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中医人文教育必须以培养高等中医人才为核心,遵循中医人才成长规律,体现人文教育与政治教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文化传承与借鉴创新的高度统一,全面提升中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