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6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77篇
管理学   21篇
民族学   9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823篇
理论方法论   185篇
综合类   3935篇
社会学   88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421篇
  2006年   406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ABSTRACT

With reference to the 2014 Umbrella Movement and Hong Kong’s uncertain fate come 2047, I ask how one un-imagines the cultural future of inhabiting the locality. As people take prompts from the present predicament to cope with real possibilities about the future, they realize that a strong embodiment of local consciousness permeates the sociocultural space. I discuss how such engagement takes place through cinematic experience, and examine tactics of the spectator’s critique centring around the erosion of hope at the core of everyday, intellectual and affective imagination. I trace the ways in which postcolonial subjects engage with hope and with the shock of hopelessness in a lived social imaginary. Examining in detail three differently representative recent films, namely, The Midnight After (2014. Dir. Fruit Chan, The Midnight After Film and One Ninety Films), Overheard 3 (2014. Dir. Alex Mak and Felix Chong, Sil-Metropole, Bona Film and Pop Movies) and Ten Years (2015. Dir. K. L. Ng (‘Local Egg’, Boon-deh dan), J. Au (‘Dialect’, Fong-yin), K. Chow (‘Self-Immolator’, Jee-fun jeh), F. P. Wong (‘Season of the End’, Dong sim), and Z. Kwok (‘Extras’, Fau gua), Ten Years Studio), I depict the modes in popular imagination that invoke people’s engagement with the ‘local’, albeit in its affective state. Accordingly, in the context of ‘externalized’ social realities, I identify three interlocking modes of cultural engagement, which I characterize as figurative, performative and prefigurative, respectively. In their ‘future’ imaginary, I look for ordinary people’s ways to face the absurdity of the status quo and the performativity of local struggles with the self.  相似文献   
162.
文化哲学所具有的独特性,绝不仅仅表现为一系列新颖的理论观点,方法论革新与进化也是其所追求的重要理论主旨。虽然文化哲学的样态多样,但其方法论原理清晰可辨,主要体现为"从人与文化的关系切入"、"凸显历时意识"、"追求整体取向"和"强调价值诉求"。这一方法论原理具有深刻的实践应用意义,可以作为理论框架分析多种具体对象。  相似文献   
163.
李建英  魏海安 《河北学刊》2012,32(2):248-250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高职作为社会的文化高地,要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力军,就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全方位育人的文化校园,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程中发挥独特的支撑、辐射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64.
春秋辞令作为春秋时代人们思想的外在表现和载体,既包含着时人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也蕴含着时人对辞令历史作用的认识。出于对辞令历史价值的思考,他们希望辞令也能够不朽于世。春秋辞令的历史意识主要体现在史书的修撰与历史的学习、以史为鉴、对历史法则的追寻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5.
摘要:市民社会理论虽源于西方,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社会主体的形成等因素的出现,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我国的传统制度和文化排斥市民社会的发展,因而培育我国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就要破除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发展的阻碍因素。在发展经济和稳定的政治条件下,培育社会主义市民社会要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公民的市民社会意识以及文化系统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66.
当代网络民族主义的勃然兴起,与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以及其它社会环境因素的综合效应紧密关联;它对当下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显著,并且非自觉地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动力量。特别是在促进公民意识生成、扩大民众政治参与和推动市民社会建构等层面上,网络民族主义发挥了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67.
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复杂性思考 --兼评惟实践主义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在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中存在着一种片面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忽视或不能全面理解理论对实践的能动作用的惟实践主义倾向,从理论与实践关系复杂性的角度并列举了其四种表现:( 1)只承认实践检验理论,不承认理论检验实践;( 2 )对理论来源于实践作简单片面的理解;( 3 )把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 4)把理论联系实际简单化、庸俗化。作者还探讨了一些深层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68.
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具解释力。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其强大的解释力解疑释惑、解悟释难,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69.
苏荟敏 《兰州学刊》2007,(3):175-177
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提出本身就是当代语境中的一种跨文化现象.只有在跨文化的当代性视野之中,才能理清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前提、研究路向与学术理想.全球化及其文化自觉构成了跨文化的当代语境,也构成了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前提.美学对自身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文化自觉及其在全球化语境中的互动认知是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基本路向.在此路向中,美学的跨文化研究把探寻一种多元普遍的审美共识确立为自己的学术理想.  相似文献   
170.
冯金忠 《河北学刊》2005,25(5):97-99
朱雷通过回顾唐长孺领导敦煌吐鲁番文书整理出版的整个过程,介绍了古代文献资料整理的特点和规律。张国刚认为,在中国20世纪学术发展的宏观走向上,出现了一个从否定传统到呼唤回归本土化的历史演变过程,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都做出了各自的探索。冻国栋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探讨了唐长孺在中古史研究方面的取得的突出成就,对唐长孺的治学理路和特点作出了准确概括。宁志新和黄正建侧重分析了胡如雷在历史研究中所运用的阶级与阶层分析方法,并对这一治学方法做出了客观和科学的评价。孙继民在20世纪学术史的背景下,从20 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分析和确认了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史学研究成就和他们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认为陈寅恪的特点是承旧启新,文化史观中国化;唐长孺是转旧趋新,唯物史观学术化;胡如雷是弃旧开新,古史形态理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