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7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98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96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1209篇
理论方法论   203篇
综合类   5825篇
社会学   8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416篇
  2011年   443篇
  2010年   394篇
  2009年   394篇
  2008年   447篇
  2007年   655篇
  2006年   649篇
  2005年   676篇
  2004年   626篇
  2003年   549篇
  2002年   473篇
  2001年   415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ABSTRACT

We develop the concept of “social movement school’ (SMS), showing how these organizational spaces are deliberately designed for purposes of educating, mentoring, training, and coordinating individuals as effective, committed movement agents. SMSs can also be important sites of prefigurative design and practice for future societal development consistent with movement goals. We motivate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SMSs based on five perspectives in social movement scholarship: (1) resource mobilization; (2) cultural approaches to repertoires of contention; (3) cognitive perspective; (4) micro-mobilization; and (5) biographical consequences of participation. We then offer a typology to capture primary purposes, and spatial reach within the broad field of SMSs. Within-movement variation is illustrated by focusing on a variety of SMSs in the U.S. civil rights movement; and the cross-movement breadth of the concept is illustrated by highlighting contemporary SMS forms drawn from three very different movements–labor, radical feminism, and mindfulness meditation movements. In the interest of launching a research agenda on SMSs, we end with several key questions that could serve to guide future research. Important theoretical, empirical,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suggest that SMSs deserve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and activists alike.  相似文献   
992.
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其法律思想带有一定的保守主义色彩。参照现代法学理论,形式意义上的"法",在孔子的政法观念中就是"刑";实质意义上的"法",在孔子的政法观念中则是德礼、政刑的规范体系。孔子所理解的"法"基本被限制在"刑"的范围内,而"礼"则部分承担了"法"的"规范"职能,这也是"仁政""德教"与"和谐"等孔子政法观念核心价值的立论基础。然而,当"法"不只是"刑"的时候,"仁政""德教"与"和谐"等核心价值则需要被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993.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在不断地社会交往中得以实现的,在纷繁的社会大环境中,不同的职业角色组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单元,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加以熟悉和了解,其最初的职业意识来源于对父母职业的认知,渐渐地他们从游戏体验中尤其是通过职业角色的体验,对不同角色进行扮演,萌发自我对职业的意识,习得一定的交往技能,其社会性得以不断地发展。  相似文献   
994.
中国传统行政理论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内容,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形态,并在明清之际达到了它近乎顶峰的极限状态,黄宗羲的善治理论就是它在这个阶段的重要代表。黄宗羲视域中的善治在内容及方式上,都延续了儒家传统主流观点。它在内容上首先要求圣王,即唯有圣王才能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所谓善治实际上就是“不忍人之政”;其次它还将善治的具体内容确定为养民与教民,“养民”就是使民足以事父母及畜妻子,养生送死无憾,“教民”就是用圣王学说教育民众,使民衣食住行都合乎礼;再次它还主张治理目的是使民皆“至于至善”和“止于至善”。中国传统行政理论的善治理想在现实中还有强劲的生命力,它既表现为行政的强烈伦理导向,又表现为一种主动作为的积极政府观,还表现为一种彻底的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995.
丘浚是明代大政治家、经济学家,在其代表作《大学衍义补》中,有许多关于货币的杰出的思想:1.货币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的交换而产生的,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与贮藏手段的职能;2.主张货币的铸造权和发行权应统归国家;3.提出了以白银为基础,银、钱、钞平行流通的货币改革方案,并明确规定其兑换比率。  相似文献   
996.
文章从歌德思想性格的二重性,18世纪德国社会政治背景的特殊性,以及文学史角度等三个方面,探讨歌德创作中贯穿始终的两面性问题,以对其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97.
王守仁善于从政治角度去处理军事问题,在战争指导思想上十分重视谋略,在建军思想上强调选将用将,并将因材施教原则应用于军事训练.他将心学运用于军事之中是其军事思想最具特色之处.阳明心学虽属唯心主义体系,他的军事思想却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998.
本文简析现代西方哲学和美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指出这种影响不只是为现代派文学提供文化背景和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形成了现代派文学独特的表现技巧和思想品格  相似文献   
999.
邱华栋是新生代作家的一个重要代表,其小说中游荡者系列形象的塑造是作家试图以边缘化的审美生存为现代都市人在商品与技术的牢笼中重新唤回情感与个性的一个尝 试。游荡者们摆脱了生活必然性的限制,以审美的眼光悠游于都市,其生存挣扎及其价值追寻方式为我们探索新价值的重建提供了启示:边缘化为价值探索提供了合适的角度与场 所,游荡所表征的现代审美意识为在理性化都市中重构日常生活结构提供了一种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00.
社区营造与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乡村文化多从文化的表象层面进行建设,一是相对现代文化或主流文化的认识,针对贫穷与落后的现状而采取的一系列改造建设工程;二是从文化多样性原则出发,针对快速消失和同质化现状而采取的一系列保护工程。这忽略了文化空间及其整体性的内在关联。透过文化政策实现乡村社会的发展和文化自觉,社区营造作为一种强调社区自主的文化重构过程,对建立以民族村寨为社区平台的乡村文化建设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