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58篇
管理学   54篇
民族学   32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476篇
理论方法论   69篇
综合类   2295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2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91.
名物训释是词典编撰的重点,《说文》的名物词说解很有特色,它在抓住被释物的外在特征时,还十分注重阐释其文化内涵,而这种阐释恰是先民思想认知的真实记录,这就使后人可以据此窥探到古人的诸多文化观念。通过对《说文》少数几个动物词虞、乌、易、螣、鳳、蝄、莺、雇、雀、鸡的剖析,阐述其所反映的儒家的仁、孝、贞节观、神灵鬼怪观及天人合一观。  相似文献   
92.
邓小平政治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对社会主义政治内涵作了新的诠释,提出了政治就是大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政治工作要落实到经济上面、政治问题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解决等论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邓小平政治观,从理论和实践上推动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3.
汪曾祺的儿童视角小说,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成长”主题。不同时代少年的成长历程折射出不同时代的历史内容,也隐喻了作家本身在不同时代对社会和人生的不同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汪曾祺的儿童小说也是他自己“成长焦虑”的折射。  相似文献   
94.
天赋论是中国古代文论作家论中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古代文人有鉴于文学创作的主体特性而提出来的理论,这种天才论以文气论为基础,强调文艺家的先天禀赋是决定创作成功的先决条件.在天赋论发展过程中,才与德、先天与后天修养问题一直存在着尖锐的对立与冲突,传统儒家重德轻才,推崇后天修养而轻视先天才华,以一种唯道德的标准去论文,往往扼杀了作家的才华与作品的价值,不利于对作家的创作才华与作品作出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95.
作为伟大的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福克纳在总体倾向、艺术手段与思想指归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和惊人的一致性。对他们的比较,是一件饶有兴味也极富挑战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96.
《共产党宣言》中的自由发展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了人的自由发展的光辉思想,并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出了最基本的思路及其方法论原则。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既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自由发展观的丰富和创新,又为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97.
作为以高等教育的有效作为、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受教育者的最大收益为前提的教育质量意识体系,高等教育再生性质量观不仅关乎质量标准的设定问题,而且直接影响着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的合理建构,它的确立在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冲突日显的当前具有极其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8.
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对族人的职业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明清时期,徽州宗族通过宗族法的制定与执行等途径,对族人的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进行积极的干预和控制,要求族人从事士、农、工、商本业,反对族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从事贱业或恶业。徽州宗族的职业观具有较强的价值取向,反映了其对族人控制的日益强化。对徽州宗族的职业观,我们应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  相似文献   
99.
郭沫若研究在郭沫若的政治身份与学术表达的政治限度、道德眼光与道德评价、史料的匮乏与辨伪、通识眼光等层面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也潜藏着学术创新的可能性。回归历史本相,是郭沫若研究实现突破的最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100.
Anthony Giddens, a famous sociologist in west, puts forward two hypotheses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trust, taking “knowledge” as the analytical tool. One is the possibility of trust forming by the asymmetry of knowledge, and the other is the necessity of trust shaping by the certainty of knowledge. The various phenomena of the instability of trust in China now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weakness of both the two conditions, drawing lessons from Giddens’ view. And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from “knowledge” angle, on the one hand, we should keep a rational view of the phenomenon of instability of trust from the vertical dimension, and on the other hand, we can create a relatively stable environment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environment from the horizontal dimen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