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20篇
人口学   79篇
丛书文集   45篇
理论方法论   215篇
综合类   244篇
社会学   798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9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The current study assess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veral work-related factor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social workers (SWs) in Israel.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 administered to a sample of 494 SW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most of the examined work-related factors (namely, years of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personal work-related subjection to violence, burnout, compassion fatigue, and sense of coherence), with the exception of compassion satisfaction,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SW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embed within the social work practice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sources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job demands) and increasing material,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resources. Reducing the levels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experienced by SWs will benefit not only themselves, but also their families and colleagues, as well as their clients. Moreover, this has potential benefits for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and for the general community.  相似文献   
42.
面对大学生暴力,日常追问最多的是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道德水平与人格修养,以及学校的安全教育与管理责任,然而由此建立的暴力治理技术依然是手足无措.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大学生暴力的治理技术与面向及其来源.实际情况表明,纠纷是大学生暴力的直接动因,抑止和治理暴力的最优方案是纠纷的及时救济,如若仓促地处理当事人或者对事件不管不问,则会埋下更大的暴力隐患.另外,要对"钉子户"进行另类治理,因为过于宏大的素质教育与安全管理对其无效.  相似文献   
43.
电影中的暴力美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变更;暴力美学在电影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暴力美学在电影中不仅局限于纯暴力,更多的是用暴力来推动剧情发展,给电影观众提供一种假想的心理满足。并起到传播和引导积极正面情绪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校园暴力和暴力游戏已经成为危害校园安全,影响校园治安环境的重要因素。分析校园暴力和暴力游戏罪过心理生成机制,探究行为人的罪过心理成因,可以为预防、遏制校园暴力行为,有效防止青少年反社会行为进一步升级提供必要的心理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5.
余华带给我们什么——简析余华的“文革“叙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作品中的文革叙事几乎成为一种写作定式。这不仅包括典型的"文革"小说、正面描写"文革"场面的作品,也包括将"文革"作为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加以描述的作品。他从各个角度,以不同人的视角,写下自己关于"文革"的并不清晰的记忆,执着地将苦痛的东西撕裂给人看。余华叙写"文革",揭露了"文革"中暴力的深层机制和暴力的无意识根源,提醒中国人要反思而不是遗忘。  相似文献   
46.
生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启蒙思潮在20世纪40年代发生了本质的裂变,"启蒙"与"救亡"成为20世纪40年代相互对峙、纠缠的两种时代话语。本文主要从文学内部的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和文学外部的启蒙空间的位移两个向度来捕捉战时文化环境中启蒙思潮的脉象,并与"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启蒙思想和文化形态进行纵向比较,以此来探寻中国启蒙运动的路向。  相似文献   
47.
学生时代是人生旅途极为重要的关键的年代。人生道路怎么走,一个人怎样把握自己,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一个人如何设计自己,塑造自己,发展自己?这些问题是每位同学都十分关心,同时也是必须回答和实践的问题。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人生体验。一、人生在于奋斗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第一声就是啼哭,这也昭示着人的整个一生要与困苦相伴。幸福不会从天降,成功也不可能坐在家里等来。大家从小学读到大学,不勤奋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会好吗?不可能。不勤奋刻苦学习,今后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吗?不可能。我认为,一个人的一生能否事业有成,20岁前后打基础,…  相似文献   
48.
网络语言暴力的泛滥以其独有的方式撕裂了道德底线,向现行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此类事件不能仅在道德层面进行约束和思考,道德的谴责已无济于事,必须从法律层面进行约束和思考。网络语言暴力属于名誉侵权行为。既然属于侵权行为,那就应当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以法律从主体、客体、内容和责任方面进行有效规制。这样有利于拓宽法治的空间、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惩治、震慑和预防网络语言暴力侵权行为,净化网络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9.
徐法超 《肇庆学院学报》2012,33(4):11-16,32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趋势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结构和生命体验的模式,但人们对这一现象的态度和评价却往往是含混失序的。原因除了现实的社会文化环境的驱迫,和人作为有限的存在者的必然的瞻顾外,还在于人们在古典的、现代主义的和(尤其是消极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的审美观念之间的游移不定。为了克服这种含混,就要历史性地反省审美活动的本性,审查各种美学观念的合理性及其范围。而″审美暴力″这一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最能引发争议的现象,可以为这种反省提供例证和动机。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