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84篇
社会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文学自最古的历史文学著作《古事记》起 ,就带上了悲哀的情调。这种风雅和悲哀的审美情趣 ,发展到《源氏物语》 ,便形成日本文学的基本美学观念 ,成了日本文学的传统。“物哀 ,不仅仅是作为悲哀、悲伤、悲惨的解释 ,而且还包括哀怜、怜悯、感动、感慨、同情、壮美的意思。”(叶渭渠《冷艳文士—川端康成传》)日本人传统的思维中 ,孤独、解脱、幽玄 ,这些与洁癖、正义、安定几乎是同义词。川端康成曾说 :“我强烈地自觉做一个日本式的作家 ,希望继承日本美的传统 ,除了这种自觉和希望以外 ,别无什么东西了。”《源氏物语》集中体现的平安…  相似文献   
2.
在追求人居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国际背景下,阐释了中国古代生态思想和自然审美观及其影响下的城市建设的基本传统,并以古都北京为典型实例,分析了北京水系对金、元、明、清各代城市结构的影响及北京的园林化建设,说明了兼具景观与生态的山水园林城市设计理念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3.
地理位置和自然人文条件对城市发展,特别是都城建立和发展具有加速或者延缓作用,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可能具有决定性影响。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上,洛阳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年帝都,优越的地理环境,特别是居"天下之中"的独特优势,"河山拱戴"的战略地形以及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是洛阳成为千年帝都的先天条件;丰厚的中原文化积淀,特别是包容文化的形成、传承和创新,是洛阳成为千年帝都的文化保障。北宋以后,洛阳以及中原地区之所以逐渐衰落,与中国宏观地理格局变迁和人文环境的变化直接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洛阳成为中国工业重镇,焕发出发展活力,仍然与其地理背景和人文环境关系密切。伴随着改革开放与中原崛起,洛阳学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研究洛阳学,研究千年帝都形成、演化、发展变化规律以及源于洛阳的包容文化,可以较好地阐释为什么全球四大文明发祥地只有中国传统文明在包容文化氛围中传承至今,而且一直具有很大的韧性,具备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支撑这种传承发展能力的包容文化,在中国推动的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载体的新的全球化过程中,特别值得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和进一步弘扬,是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原品牌的支撑学科。  相似文献   
4.
从沿革地理到历史地理研究的梳理发端,以近三十年来中国古都研究的经过为中心,概括并探讨中国历史地理学主要的研究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而对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国近代历史地理学的动向、主要研究领域及其组织、潮流,略作概括性的论述;亦就中国历史上的“大古都”为中心展开讨论,它们一般是指从夏朝至明清的漫长历史上最主要王朝的首都(国都).“大古都”这一用法,民国以后才出现,按照首都时间长、对后世影响大,逐渐出现“几大古都”之称.关于从“两大古都”开始,而后逐渐发展到“九大古都”的演变过程,分段进行了说明、分析,同时指出入选时的判定标准、主要论点以及其弱点,并作辨析、评论.  相似文献   
5.
洛阳古都研究在学界向来受到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洛阳古都研究成果丰富,精彩纷呈.从学术史角度比较全面地总结和评述这方面已有的学术成果,指出其不足,对洛阳古都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人们对于先秦时期成都的都城历史研究,只能依赖《蜀王本纪》《华阳国志》等少数汉代以后的文献。由于这些文献对早期蜀国历史的记载内容较为简略,对有些人和事语焉不详,甚至还带有若干神话传说色彩,因而后世研究者多对这些文献持怀疑态度,甚至有人认为这些文献所载非信史,只是历史传说。随着20世纪中叶以后,以今成都城区为中心半径约30公里的范围内相继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其中三星堆遗址、宝墩遗址、十二桥遗址、船棺遗址和金沙遗址等多个考古新发现,揭开了古蜀文明的迷雾,使灿烂辉煌的古蜀文明重现于世,成都历史由传说变为传奇。成都系列考古新发现印证了《蜀王本纪》《华阳国志》等文献所记载早蜀历史具有可信性。  相似文献   
7.
与园林景点相关的图文信息统称为导游话语信息,导游话语信息的作用是在园林的建筑设计意象被受众理解时,降低信息熵,从而使园林设计者的设计意象有效地传递给受众。文章分析以皇城根和明城墙为代表的遗址公园中导游话语的信息熵之后,认为园林中的导游话语设计应遵循三条原则:1.尽量降低信息点的信息熵。2.信息点应均匀分布。3.信息点链接应连贯。  相似文献   
8.
《金陵瞭望》2010,(7):39-39
六朝古都南京.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往今来.涌现出一批批政绩卓著、深受爱戴的清官。《南京历史上的清官》一书汇集了134位任职南京和南京籍的清官、廉吏、能臣的勤廉故事,集中展现了他们“清、慎、明、勤、能”的精神,以及共有的清正廉明、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9.
建设中原城市群是河南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现的重大举措,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文章从考古学视角分析了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过程及特点,探讨了其历史文化内涵,以期为河南城市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此稿从艺术形象的审美形态、作家审美意向和情感真实三个研究视角探析了川端康成创造的千重子形象的艺术内涵和审美价值,力求理论新意和研究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