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既往的哲学解释框架,仅仅重视属人的主体尺度和对象尺度,将必然属人的中介尺度,误置或排除于人的“能动的、类的生活”之外,使主体尺度对象化和对象尺度主体化的理论,与实际严重错位和异构。在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中,人在占有主体尺度和对象尺度的同时,必然占有着第三种尺度即中介尺度。其内在根据主要是:中介尺度的人的占有,是主体尺度对象化和对象尺度主体化的必要前提或条件;中介尺度的人的合理占有,是主体在主体尺度对象化和对象尺度主体化的可能性空间实现价值目标的必然性根据;中介尺度的人的现实占有,是主体对象性活动的辩证法的必然性结果。中介尺度是人的第三种尺度的命题,弥补了既往关于人的对象性活动的理论缺环,具有较广泛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实践和认识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理解,具有显著的直接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军队公文是军队各级组织及各级机关在处理公务和组织指挥作战中形成和使用的应用文。根据条例规定,军队公文具有法定格式和法定效力,以及严格的行文规则和处理程序,分为命令、通令、决定、指示、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通告、会议纪要、计划等十几个文种门类。军队公文无论是观点的形成、材料的选择、结构的模式,还是内容要素的构成、语言的运用、表达方式都有着与一般应用文不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批评马克思的生产性实践概念是一种源于黑格尔的形而上学,是一种生产强制,并且认为人的自我生成过程即历史是一种进步强制,这种进步强制将导致人自身的毁灭。这实际上是对马克思的误解。马克思的生产活动是一种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历史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人的自由解放的实质是人类史与自然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卡尔松的自然环境模式是在对西方传统自然审美中的两种艺术化模式——"对象模式"和"景观模式"的批判中提出来的,但他的自然环境模式本身仍然具有突出的艺术化倾向和对象性特征。通过艺术化途径,卡尔松对"欣赏什么"和"如何欣赏"进行了排除和缩减,使得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本身的丰富性、完满性和自然性都受到了抑制。通过对象化方式,卡尔松把自然确定为对象领域,人与自然、人与环境被放置到主客体关系的框架中,成为相互分离、二元对立的东西,这使得他的自然环境模式缺乏一种真正的生态视野和生态精神。卡尔松自然环境模式的根本症结是其认识论对象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使他固守主客分离的理路和客观知识的理想,并妨碍他正确地提出恰当自然审美的目标。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存在论可以为这种思维方式的更新提供理论支持与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时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同革命战争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客观性、规律性、可知性不同,进入过剩经济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作为"非哲学"的哲学,即生活哲学。它必然超越作为知识论世界观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把作为情感论世界观的无神论和作为意志论世界观的实践科学作为两个有机环节纳入自身,从而指导人们以对象性价值观为引领,追求人类幸福和个性自由,形成以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为目标的共产主义人生观。  相似文献   
6.
对“物是什么”的回答历来是哲学家聚讼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传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产生分歧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从人和物的关联活动出发,认为物是在人的对象性活动中生成的历史性对象。立足于此,马克思不仅批判了传统哲学见物不见人和见人不见物这两种对物的主流理解,还深刻揭示了物之为历史性对象的存在论根基、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对物的对象性本质和历史性生成的分析为基础,马克思深刻地剖析了商品这一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特殊物,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运作机制和建构原则,为克服因商品导致的人与物、人与人的异化关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作为人的本质理论的始源性理论根基,本质范畴的历史演进表现为从研究范式的变迁,即从实体主义本质观到关系主义本质观,与此相适应,人的本质观也表现为不同的理论形态。这一演进过程并不意味着能够取消对于“根据”问题的追问,其合理限度仅仅在于表明实体主义本质观的研究范式已经无法满足人类追问“根据”问题的理论需要与现实需要。以“对象性—活动”人学为理论基点,马克思深刻揭露了黑格尔哲学中实体主义本质观所隐藏的“非对象性”这一非关系主义的根源性理论缺陷,并从主体与客体两个理论向度及其实践性的统一上完整地建构了对于人的本质的回答。面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主导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及严重的全球性生存困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仅深刻彰显了一种新的生存智慧与文明形态,更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主导的生存方式与发展境界。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性的理论,在方法论上暗含着后来由胡塞尔阐发的"意向性"思想;海德格尔由"意向性"到"超越性",实现了从先验现象学到解释学现象学的发展,其真理观也达到了胡塞尔真理观不曾到达的高度;马克思的"实践"是海德格尔的"此在"实现"超越"的坚实基础,而海德格尔的"超越性"思想则客观上进一步深化、推进了马克思的"对象性"观点.  相似文献   
9.
胡塞尔试图通过"对象性存在"的悬搁达到对象内在性本质的澄明,认为任何"对象"都无非是主体的内在本质的"意向",并且这种悬搁只有主体才能把握。主体的这种对"对象性存在"的悬搁,其目的是确认内在本质的保持。所以,我们说胡塞尔所进行的全部还原,实际上正是内在"本质"的保持,而不是对这种意指"对象"的悬搁,所悬搁的只是外在的"对象性存在"。  相似文献   
1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居于经济学与哲学的二维空间内进行理论批判的重要成果,是马克思哲学的秘密诞生地。其中,马克思以现实的对象性的人及其实现自身对象化本质的劳动为立脚点,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精神劳动”论题的合理形式,并从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人的现实状况出发,发现了异化劳动的现实存在方式。揭示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虚伪性以及黑格尔异化理论的抽象性与非批判性,指出两者均妄图将现实异化绝对合理化。而马克思则以现实的、历史的、批判的眼光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异化现象理解为人类自我实现过程中必然生成却又只具有暂时性的特殊的物质生产形式。并且不同于黑格尔力图在主体思维范围内解决这种异化的幻想,马克思提出现实的共产主义革命以实现历史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