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坦洋村在福安市白云山的西麓。从社口镇出发,傍山缘溪而行,山穷水复处,只见廊桥如虹,豁然一村,四面青山屏列,一条清溪南流,这就是桂香山下田园秀美的坦洋。清代咸丰年间,坦洋村因首创坦洋工夫红茶而名声鹊起。清人郭苹野著文称:坦洋"产茶美且多,有武夷之风",所产之茶"外邦称为’小武夷’是也",是说坦洋工夫红茶的制艺源自武夷,在外国人看来,它是一种别具风味的武夷红茶。后来,坦洋茶商把本村创制的  相似文献   
2.
朱熹的代表性山水诗《九曲棹歌》传入韩国之后,影响整个朝鲜朝并形成全球独一无二的九曲文化。不同于过分强调文本义理内涵的同时期众士林,李混心目中的《九曲棹歌》是写景和抒情高度融合在一起的优美山水诗。  相似文献   
3.
建盏文化的传承为武夷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而武夷旅游经济又为建盏文化传承提供了动力。如此的良性循环,正是武夷旅游经济与建盏文化完美结合的最佳体现。本文就以开发武夷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为突破口,提出具有"三性"、"三风"、"二化"特色的武夷建盏文化类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4.
目前,关于武夷岩茶产业的研究大部分是从茶叶技术、市场营销、品牌经营等角度切入进行.然而,从茶业核心竞争力角度切入进行的却很少.因此,本文从茶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切入,首先对茶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茶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再次,利用构建好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武夷岩茶产业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欉"字在乌龙茶中常被用来指代茶树植株,现在一般被写成"丛",可加上不同的前缀,组成武夷岩茶的"名丛"、"老丛"、"高丛"、"单丛"、"提丛"、"真丛"乃至"丛味"等词组,成为独特的武夷岩茶茶文化系列术语。但这个字也是被写得极为混乱的字,如"从"、"苁"、"纵"都有人使用,因错得太过离谱,这里不加以讨论。值得一说的是常常被误写作"枞",即使多年前早已有文章指出其中之谬,但直到现在,譬如"武夷四大名枞"之类的说辞依然触目如故。当然同属乌龙茶的广东潮州工夫茶也用这个"丛"字,比如著名的"凤凰单丛",而且也同样存在"丛"、"枞"并行的情形。潮州功夫茶文化专家曾楚楠、  相似文献   
6.
武夷礼俗文化在深远厚重的武夷文化孕育下,内涵丰富,具有古闽族变迁融合遗存的礼俗、南迁移民交互相融的农事节庆生活礼俗、集儒释道三教为一的信仰礼俗、武夷茶礼俗、朱熹《家礼》熏染下的武夷家庭礼俗等多元性特征,对武夷文化生活产生了广泛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青岛画报》2012,(12):96
有一种地方,身在俗世中,却引你走入桃花源般禅意的生活,如同洗礼般找回自己,享受安宁,心静!这个优雅的地方,就在东李茶城精品街A区13号。走入东李茶城精品街,多家茶庄里的名茶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一卷书、一杯茶,"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的意境弥漫在茶城中,观名人雅士挥笔泼墨,赏闲居文人赋诗品茗。在这个  相似文献   
8.
《秘书之友》2012,(9):49
简介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一种,因多种传说而得名。大红袍原母树产于福建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的高岩峭壁之上,母树的数量很少,现存六株。每年根据雨水、产量等因素作限量采摘。即使在最好的年份,茶叶产量也不过几百克。经过茶叶栽培专家的多年培育,在1982年就有扦插繁殖成功的大红袍品种推出,1988年据茶叶  相似文献   
9.
只闻其名,未谋其面我不认识王杰。2015年10月,我一直在北京会友。从京东通州区的武夷花园,到京北的来广营费家村艺术区,再到昌平小汤山六环国际艺术区,大跨度纵横穿越北京城。一天到晚在若大的北京城东奔西走,四处奔波,忙碌的焦头烂额。  相似文献   
10.
以旅游阴影区理论为背景,分析了"大武夷旅游圈"面临的困境和旅游发展现状,进而研究了"大武夷旅游圈"突破阴影效应的方法,即旅游资源异质法、聚焦眼球打造亮点法、旅游合作法和旅游形象设计法等,从而实现"既突出武夷山,又突破武夷山",促进"大武夷旅游圈"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