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以“求善”为目的的道德型文化和以“求治”为目的的政治型文化。其政治理想是稳定 ,哲学理想是中和。而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文以载道。这种以“入世”为主导的儒家文化和以“出世”为主导的道、佛思想互补而形成的独特的东方文化精神 ,必然会影响文学创作并积淀、渗透其间。这种影响最早显见于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外出打工、求学异乡,身处异地却时刻挂念着家乡。在了解返乡创业的政策优惠后,游子们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在白山黑土播撒新的生机,成为了返乡创业大军的一员。吉林省自2009年组织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基地创建工作,经过近八年的创建,截至今年7月末,全省已认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达到220个,扶持创业4.13万户,直接带动就业29.56万人。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古代亲情诗的源头,《诗经》在主题意境、典故语汇、表现方式等方面对后世亲情诗产生了深远影响。汉魏时期的亲情诗,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先秦已具雏形的思妇诗、闺怨诗、悼亡诗,在这一时期也确立了各自的类型特点以及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在表现手法和技巧方面,汉魏亲情诗学习了《诗经》复沓迭章、比兴等手法和《楚辞》的寄托方式,写景托情,情景交融,很好地表现了主题和感情。可以说,经过汉魏时期,亲情诗在表现人伦亲情方面已经具备了自己的特点,形成了较为多样的风格和题材(主题),成为独立的诗歌类型,从而迎来了是中国亲情诗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  相似文献   
4.
汉代思妇诗是汉代社会的反映,它与汉代力役、兵役、游学、游宦制度、汉代女性的婚恋与守节,以及汉代文人尤其是东汉文人的婚恋思想密切相关,呈现出丰厚深挚文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5.
纪永贵 《南都学坛》1999,19(2):40-46
蚕女故事作为一则寓言体民间传说,是一篇根据经验联想和视觉联想而虚构的文学文本,它包含着故事创作时代的文化因子。从生活层面、文学层面和道德层面看,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一个文学母题:即对征夫和思妇感情世界进行探索的动机。这实际上是一个中国式“原罪”的原型:蚕女因犯有居家不织、因情而动、背信弃义三大罪行,从而导致了“女化为蚕”、永远纺织的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6.
张田 《北京纪事》2015,(2):108-110
牌楼是一种极富中国特色的小形建筑物,它造型优美技艺精巧,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在海外,不少华人聚集地都建有牌楼,色彩艳丽、工艺复杂、典雅大方,它代表了中国也代表了北京,因为北京是全国拥有牌楼最多的城市,一座“五牌楼”,不知引发了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牌楼又叫牌坊,它起源于汉代,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由“表”“阙”“坊门”,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样式。北京的大街小巷因有了牌楼而鲜活起来,东四、西四、东单、西单这些地方都是因牌楼得名,大牌坊胡同、小牌坊胡同也都曾立有牌坊,颐和园里的木牌楼,成贤街上的过街牌楼、国子监里的琉璃牌楼。寺庙道观、帝王园陵等许多地方还存有不少的牌楼,虽然北京城里还有这么多的牌楼,但因历史原因,那些已经消失的牌楼只能成为北京城里永久的记忆。  相似文献   
7.
核心提示:这是一场全球亿万华人瞩目的拜祖大典,这是一场56个民族团聚中原的兴邦盛典,这是一场盛世中国寻根访祖的和谐盛典——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拜祖的鼓点敲击着华夏儿女的心扉,根的情结深植于海外游子的心田,让海内外炎黄子孙心驰神往。"树身即使高千丈,落叶归根也有期。"而今,在黄帝故里——新郑,我们欣喜地发现,这里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寻根拜祖热、旅游观光热、投资创业热,带来了人气、景气、财气,正孕育着新一轮的嬗变。  相似文献   
8.
《春江花月夜》描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抒写了相思离别之情,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篇起笔便用景语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美妙图画,然后以江月为中心,用浓淡相宜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春江、花林、江月  相似文献   
9.
白先勇的小说中,沉沦意识是一种突出的、贯穿性的精神现象。解读白先勇的小说文本我们发现,无论是一落千丈的末路英雄。围城内外的的悲剧男女,还是认同危机下的海外游子,他们的生存图景都渗透出浓郁的沉沦意识。  相似文献   
10.
《古诗十九首》之所以成为千古至文,不仅是因为它以娴熟的艺术技巧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更在于它抒写了汉末文人在极尽人间忧患之后真实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人生本质所进行的深邃思考。表达了一种人类的同有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