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2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13篇
理论方法论   106篇
综合类   981篇
社会学   32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575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41.
《尚书》文体分类及行为与文本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书>的文体分类源于篇章命名方式,篇章命名则是以行为动作为轴心形成的.六体之说实际上经过两次分类.<尚书>六体之名的确立经历了一个由行为之名转为文体之名的过程,文"体"上的某种特质与行为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2.
严羽<沧浪诗话>是集宋代诗学辨体理论大成的理论著作,它对明清诗学批评理论影响最大的是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沧浪诗话>对盛唐诗歌的经典化,是宋代诗学批评辨唐宋诗风差异的理论总结,也是对江西诗派的全面清算,同时显示了严羽试图在儒家理学体系之外建构诗学话语的努力,指引着明清诗学批评的基本路径,具有极其重要的诗学批评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3.
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有“邦风”之名,不少学者以为传世文献中“国风”乃为避刘邦之讳所改。但是,结合出土文献和汉代避讳成例,可知汉讳尚疏,而且汉代以前已见称引“国风”,则“邦风”讳为“国风”之说当有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44.
沈从文早期小说受到郁达夫自叙传小说的影响。《边城》的产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不是突兀的现象,同样得到《迟桂花》的深刻启迪,沈从文始终关注着郁达夫的创作,并抱着不变的钦服之情。郁达夫和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嬗变,也具有着某种相似的面貌。另外,《边城》人物的塑造,也有废名小说《竹林的故事》的影响。但是,《边城》依然是一部超拔之作。  相似文献   
145.
谢炜  丁宝华 《社会科学》2006,(2):108-112
《公务员法》是我国首部公务员人事管理的综合法律。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到《公务员法》,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路径实现了一个较大的飞跃。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相比, 《公务员法》出现了许多新内容,新内容既包括概念的新内涵和首次纳入法律范畴的新规定,也包括对原条款进行调整的部分。  相似文献   
146.
郜积意 《人文杂志》2007,(4):118-122
在《文心雕龙.比兴篇》中,刘勰区分了比义和比体,扬比义、贬比体。此种论述与汉代经学的比兴论不同,比、兴均为诗之六义,不存在价值的高低。刘勰所以如此立论,是因为他以辞赋为考察对象,故刘勰提倡"宗经",也和汉代经学的经典观有明显区别。注意到此种区别,对于把握〈比兴篇〉、〈宗经篇〉的涵义及其相关的文学思想史问题,将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147.
"将"在<诗经>中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象声词等多种词性,通过分别阐述它们在句中的词义和用法,考证"将"的本义,并探讨了它的本义和其它义项间存在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48.
要真正了解李渔戏曲,全面了解李渔其人,就必须“知人论世,”通过李渔生活来把握其戏曲。深知李渔创作之旨的胡山评李渔的喜剧是“其旷漆园也”。也就是说李渔的喜剧创作就是要传达他的“漆园之旷,”像庄子一样旷达、超脱的思想。实际上,“漆园之旷,”既是李渔生活中享乐主义的根源,又是他喜剧创作的灵魂。当然,作为一部人间喜剧,《奈何天》所传达的“漆园之旷”与《庄子》所表达的旷达超脱毕竟还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9.
在上博简<诗论>中,孔子两次称赞<宛丘>,而古人却多视其淫荡之诗.<宛丘>一诗所写的主人公是一位巫女,一位男子为她迭宕起伏、婀娜多姿的舞蹈所倾倒,与之相爱生情,但迫于客观条件,两人无法结合为婚姻,这一对男女不得不采取冷静态度,谓"洵有情兮,而无望兮".孔子称赞这种做法.孔子之所以"善之",是由其情爱观所决定的.依照儒家"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情爱观,孔子既赞赏巫女对于爱情的执着,又称赞他们止乎礼义的做法.诗中巫女爱情受挫的重要原因应当在于巫觋的社会地位在周代呈下降趋势和巫女不嫁的社会习俗.  相似文献   
150.
时序"矛盾"是<红楼梦>中存在的主要一类"矛盾",其产生的原因除了与作者的创作思想等有关以外,还与作者的艺术创作手法有关.其中史家笔法和诗的笔法的运用是最主要的两种手法.史家笔法在<红楼梦>中的运用,除"以一字为褒贬"的用法外,还有其发展,即以故事情节的隐晦、模糊甚至"矛盾"来"寓褒贬,别善恶".而诗的笔法,则通过人物语言等拉长或紧缩时间,使具体的时间增加了模糊色彩,具有了伸缩性,有助于人们对固有时空观念的打破及审美态度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