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72篇
劳动科学   74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27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118篇
理论方法论   76篇
综合类   303篇
社会学   124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康悦  郭为  王静 《旅游论坛》2023,(4):110-122
支付方式的改变是中国新经济的一个典型特征。非现金支付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对当今消费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7(CHFS2017)数据,研究了非现金支付方式对个体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结论如下:使用非现金支付能够促进旅游消费支出;风险偏好对非现金支付方式促进旅游消费支出具有调节作用;借贷获得在非现金支付对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支付方式的不同组合,会导致旅游消费支出不同;旅游消费支出具有城乡和群体异质性。非现金支付方式对城镇地区和新一代个体的旅游消费促进作用更大。依据上述结论,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2.
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上的获得感目前已成为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体育院校,无论是校园环境、育人体系还是学生的精神面貌、性格习惯都有其特点,以体育院校学生为特定研究群体,紧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中心问题,从现实中的教学难点和教学困惑出发,分析影响体育院校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原因,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角度来探索可行性路径,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好地入脑入心,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育人功能,为体育生的成长引路导航。  相似文献   
33.
采用《获得感问卷》对海南243名黎族人民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自贸港建设背景下黎族人民获得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海南黎族人民的总体获得感处于偏上水平;在性别、居住地性质上未呈显著差异;获得感总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保障、公平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获得感在年龄上呈显著差异;生理需要与社会保障获得感在所属地区上呈显著差异;生理需要和公平需要获得感在文化程度上呈显著差异。基于调查本文认为在自贸港建设进程中需从提高人民经济收入、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公平等路径入手全面提升黎族人民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34.
35.
张兆曙 《社会学研究》2012,(3):113-138,244
本文试图在决策层与单位成员上下分际的组织结构中,讨论新制度落实的决策逻辑、行动特征以及合法性获得等内部运作问题。案例显示:新制度的落实首先是一个"台后决策"的运作过程,其基本的逻辑是"以特定的政策将特定的人放在特定位置上";由于缺乏"固定群体的稳定共识",单位成员的行动反应呈现出一种相互牵制的特征,从而降低了修改制度文本的可能性;新制度实施方案的合法性获得在一定程度上与仪式性组织活动所建构的情境压力及其对表决行为所施加的影响有关。概言之,新制度的落实是一个克服上下分际的组织结构的结构性张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36.
老人刚洗完澡不宜马上喝水,更不能一次性大量喝水,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一出浴室就喝水,很容易诱发此类疾病。  相似文献   
37.
《职业》2012,(13):10-11
2011年,《社会保险法》与新《工伤保险条例》相继推出,对现行社会保险制度及其征缴机制进行了重大调整,不仅扩大了工伤保险适用范围,扩大了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范围,而且简化了工伤认定、鉴定和争议处理程序,提高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  相似文献   
38.
教育扶贫力度的持续增加与贫困群体"获得感"的提升不相匹配,是当前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必须解决的难题。横向对比的剥夺感、生计压迫的无力感、文化否定的隔阂感以及"读书无用"的焦虑感,都极大地诱发了民众的不满情绪和不平衡心理。民族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精准度不高,是限制贫困群体"获得感"提升的最大障碍。总量平均的投入方式、一元性的文化范式、升学主导的教育模式和功利化的教育导向,一同把扶贫对象挤入了深深的教育疑虑中。要最大限度地提升扶贫对象的教育获得感,就必须结合民族贫困地区的区域特点和发展需求,强化贫困群体在教育扶贫中的主体性地位,提升扶贫对象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心智水平,培养其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39.
本文评述了过去几十年中有关社会网络和职业获得方面的研究文献,主要围绕四个重要议题:一是关于验证社会网络对职业获得具有因果效应的研究思路;二是关于强、弱关系之相对有效性的条件;三是关于网络结构对关系强度命题的挑战;四是关于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对职业获得的相对效力.这四个议题各自包含了一些意见相对的理论主张,由此衍生出下一步理论探索的重要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0.
中国城市教育获得的不平等程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勇 《学术研究》2008,(4):64-70
本文对2005年的"中国社会变迁研究第一期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近30年来中国在城市的教育分布上的平等程度呈现出倒U形演变趋势,教育年数分布的散布程度先是逐渐扩大,而后又逐渐缩小.但是在教育分配层面上中国城市教育的不平等程度并未减少,相反有逐渐扩展的趋势.在"上大学"这一教育机会分配上,经济资本转化的逻辑逐渐增强,而家庭文化资本传递的逻辑保持基本稳定,近十年来甚至呈现略有下降的趋势.在"上高中"这一教育机会分配上,家庭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作用突出地体现在"重点"与"非重点"的分轨过程中,而在城市中未能上高中的子女日益集中于那些文化资本缺乏的家庭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