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39篇 |
免费 | 32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04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16篇 |
人才学 | 72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173篇 |
理论方法论 | 58篇 |
综合类 | 919篇 |
社会学 | 160篇 |
统计学 | 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72篇 |
2014年 | 134篇 |
2013年 | 107篇 |
2012年 | 119篇 |
2011年 | 120篇 |
2010年 | 137篇 |
2009年 | 129篇 |
2008年 | 118篇 |
2007年 | 108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50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62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991.
在数控加工过程三维仿真中,毛坯模型的建立及动态表示是其中重要内容,对于不同类型的毛坯,表示方法的选择影响着仿真的速度、精度及效果。基于OpenGL方法,分析了各类零件特征及其信息数据结构,采用了结合细分薄片法和三角网格离散法的表示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毛坯分别采用各自适合的方法进行建模及动态表示,整合了毛坯材料去除算法,在仿真过程中减少了计算量,实现了仿真速度和精度的多目标优化,取得了较好的三维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992.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三维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形势下提出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了再阐释,从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活动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三个维度论证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并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技术创新体系三维模型;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内核膨胀机理与网络协同机理,并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从产学研合作的角度,提出了具有操作性、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3.
浅谈液压支架参数化建模及运动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液压支架三维参数化建模设计原则以及在建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探讨了液压支架在UG软件平台中的运动仿真和受力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94.
朱莉萨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3(5):25-26
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三方面论述了数学建模在推动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及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企业集团战略并购双层协同价值创造与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知识、能力、资源关联与互补的三维度动态视角,分析了企业集团战略并购的基础、潜力及知识、能力、资源的双向动态转移过程,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静态协同效应、动态协同效应两个层次深入剖析企业集团战略并购协同效应的产生机理和协同价值的创造过程,最后应用三阶段增量DCF模型以及协同效应实现风险系数对集团战略并购的协同价值和风险估计分别进行了量化测度.本文为企业集团战略并购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系统的分析框架和缜密的量化测度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操作风险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由于操纵风险具有构成更复杂、涉及诸多复杂因素、难以结构化、缺少历史数据等特点,因此难于建模与度量。贝叶斯网络是基于贝叶斯决策理论的因果建模技术。它能够用于建立操作风险度量系统并作为操作风险度量的基础。本文首先回顾了操作风险的相关内容。接下来介绍贝叶斯网络的概念、特点,以及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数学描述。通过实例演示了贝叶斯网络在银行操作风险方面的建模与应用。最后给出了一个操作风险管理的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框架。 相似文献
997.
998.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对人类现实生活产生变革性影响的同时也冲击着现有的理论体系,那么,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对人工智能进行研究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批判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一系列新现象、新趋势对人工智能的价值创造问题进行了再考察。构建了以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意识为三个维度的劳动三维分析框架,结合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阶段特征分析得出结论: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均无法创造价值,而超人工智能则可以成为价值创造的主体。可以说,本文不仅为从劳动价值论角度研究人工智能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进行了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