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8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2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18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442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长弓 《理论界》2000,(4):58-59
行为科学认为 ,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实践证明 ,一个人 ,越是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越是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 ,就越能明确自己工作和行动效果的社会意义。这种对社会义务的认识 ,对社会目标的追求 ,崇高的理想 ,坚定的信念 ,便能化为个人的需要 ,成为一种高尚的社会性动机。所以 ,必须经常地对职工进行理想、信念、世界观的教育。这对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而奋斗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合乎社会进步的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人的需要要…  相似文献   
132.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者,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他们理论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彻底贯彻唯物论的问题,即用唯物论思想去克服根深蒂固的唯心史观,完成社会历史观的变革。为此,他们在同形形色色的历史唯心主义作斗争的过程中,写下许多著作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但在当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论战的需要,强调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新世界观的主要原则,着重阐明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  相似文献   
133.
戏剧《安娜.克里斯蒂》通过主人公安娜的坎坷命运以及人与人、人与大海之间爱恨交加的复杂心态,对奥尼尔的宿命观进行了揭示、讨论和剖析。  相似文献   
134.
柯长法 《金陵瞭望》2009,(13):27-27
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绩效观,核心是“发展”。只有把科学发展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才是真正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近年来,卫生系统坚持科学发展.大胆探索,不断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5.
通过对老子之“道”的深入研究和深切体悟,把“道”分成三层四种状态:无形无质、有形无质、有质无形、有形有质,并用图解说明了老子“道”的升华过程和运动方向。“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道”由“有形有质”向“无形无质”运动,又由“无形无质”向“有形有质”运动,周行复始,有规律不等量,难以预定。把宇宙分为“三界”:下三界人、事、物,中三界天、地、人,上三界时间、空间、宇宙。“三界”的存在形式和状态一层高于一层,“三界”总论为道大,是老子对万物(包括人类)从精神、思维、思想、品格、人格、性格上的划分。人的完善的存在应该是从“下三界”上升到“上三界”,再由“上三界”回到“下三界”,周而复始地变化而不断地求得新生。  相似文献   
136.
遗忘生活:近代哲学之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代哲学的世界观是“科学主义世界观”,它是自然科学世界观的哲学化。此种世界观的本质是对生活的切割、遗忘和抽象。其最终结局是理论上的怀疑主义、相对主义,是“千年至福”王国的毁灭和人自身的危机。由此预示着回归生活的现代哲学的兴起。  相似文献   
137.
现时代虚无主义的信仰处境,在世界观上表现为对自然界与超验世界的双重祛魅,特别表现为海德格尔所谓世界图像化与主体主义的悖论;现时代形而上学的迷失与困境,则以在场的方式表现了超越性的内在危机,从尼采到生存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见证了从"古典的虚无主义"到"否定性的虚无主义"的倒退;在宗教方面则表现为宗教世俗化与神秘主义的盛行;在个体生存上则表现为个体空前的独立性与个体在现代性境遇中不断加深的被抛及其放逐的尖锐对立.  相似文献   
138.
汪梅臻 《理论界》2008,(3):231-232
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问题。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传承的群体文化,是学校物质和精神存在方式的总和。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三观”教育的影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9.
我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哲学思想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经济在新时期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虽然我国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但从根源上看还是思维方式问题,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不科学的发展观、不公正的伦理观、片面的私德观、缺位的政绩观是我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哲学思想根源。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应当坚持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40.
计算主义者建立了以计算看世界的世界观.在心灵哲学领域,计算主义坚持把心灵看作一台或多台计算机.与此相关的许多新观点业已成为认知科学、心灵哲学等学科的核心研究纲领之一.但是,我们仍有必要以批判的眼光来解读、审视心灵哲学境遇下的计算主义,以期促进相关理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