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3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8篇
管理学   299篇
劳动科学   80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66篇
人口学   31篇
丛书文集   811篇
理论方法论   148篇
综合类   1561篇
社会学   204篇
统计学   14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弘扬仁爱思想 促进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仁爱思想,不仅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而且具有永久性和普遍性意义。其永久性意义在于它不仅适用于过去,而且适用于现在和未来,适用于即将到来的21世纪。其普遍意义在于它不仅适用于中国,而且适用于世界各国。仁爱思想将作为最宝贵的思想道德遗产,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  相似文献   
92.
中国文化形成中国传统文论以求善为核心的审美价值判断,但随着儒家思想自宋明理学起的变迁,中国出现个体意识觉醒的倾向,随之带来文学审美价值以个体人性意识为中心向求真的转变,与西方文化形成的西方现代文论以求真为核心的审美价值判断趋同。于是,伴随着20世纪初的西论中输,中国文论自身在求真的价值基础上与西方文论快速融合,出现中国现代文论的历史性初构。  相似文献   
93.
教师教育     
正主持人语:2012年10月,教育部批复建立首批30所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校纷纷筹建大学教师发展和教学促进机构。这标志着大学教师发展(Faculty Development,简称FD)工作被正式纳入到国家和高校的义务层面。中国的大学教师发展工作自此踏上组织化的征程,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中之重。这势必会对其他普通高校产生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前,教育界提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培养学生的优秀个性品质。如何才能做到让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呢?学生个体间是千差万别的,一位教师应该怎样利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我认为注重实现教师个体的个性品质发展可以对  相似文献   
95.
本文试从女权主义的角度探究《哈姆莱特》中奥菲利娅的悲剧。男权价值体系对女性的压制与忽视使奥菲利娅始终处于边缘化的生存状态,并使她沉醉于男性所编造的世界的美好印象之中。当她遭到现实一次又一次地残酷打击时,男权价值体系与女性个体的生存苦痛之间产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彻底动摇了她的价值根基,终于使她走向了疯狂与死亡。因此,庞大的男权价值体系是造成奥菲利娅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96.
马克思不仅强调要实现个体正义以促进个体自由、平等与全面发展,而且强调要保障个体正义的优先性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的发展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马克思的个体正义优先理论涉及到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的现代化等重要内容,对于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社会加速转型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具有较为广泛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
现代大众新闻传播的伦理实践具有多种价值或伦理目标。依据人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区分及人在公共性与私人性方面的价值诉求,新闻(言论)可以分别界定为公言论、私言论而具有不同的伦理意义:公共生活与公共领域需要较大的自由度以实现新闻与言论的公共善,私人生活却需要对这种自由施加一定的限制以保障个体权利不受侵犯。普遍善同时赋予新闻自由、新闻规制的正当性依据。实现普遍善的关键就表现为以个体善的最小牺牲来获取公共善的最大扩张。  相似文献   
98.
99.
100.
周敏 《江汉论坛》2007,(2):115-117
批评界对奈保尔的评论多集中在其作品的"后殖民"特征上,而奈保尔本人提倡作家应当是世界人,认为作为世界人的作品不应该囿于狭义的种族主义或民族主义.本文以其代表作<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为例,通过对小说主人公毕斯沃斯先生悲喜交加的人生故事的解读,揭橥作者对寻绎"自我"意义的个体的悲悯情怀,对他们生命价值的张扬和肯定,以及作品所蕴涵的超地域性的人类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