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496篇
  免费   3046篇
  国内免费   723篇
管理学   21851篇
劳动科学   1507篇
民族学   3912篇
人才学   4306篇
人口学   1234篇
丛书文集   34723篇
教育普及   4篇
理论方法论   8235篇
综合类   63132篇
社会学   15055篇
统计学   5306篇
  2024年   603篇
  2023年   2367篇
  2022年   2069篇
  2021年   2338篇
  2020年   2376篇
  2019年   2026篇
  2018年   995篇
  2017年   1618篇
  2016年   2371篇
  2015年   3716篇
  2014年   9466篇
  2013年   8010篇
  2012年   9387篇
  2011年   11402篇
  2010年   10956篇
  2009年   11082篇
  2008年   13617篇
  2007年   9263篇
  2006年   8552篇
  2005年   8687篇
  2004年   7764篇
  2003年   7056篇
  2002年   6665篇
  2001年   6141篇
  2000年   4489篇
  1999年   1736篇
  1998年   1099篇
  1997年   840篇
  1996年   690篇
  1995年   404篇
  1994年   340篇
  1993年   321篇
  1992年   197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175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人类学应用于教育领域为教育的研究方法和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人类学认为人的本质是非专门化、非完成性的.因此,人具有教育需要性,人具有可教育性和可塑性,在教育中应发挥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设立安全舒适的教育气氛.  相似文献   
902.
903.
在历史上 ,犹太人很早就来到了中国 ,但中国人对犹太人的认识经历了从模糊到逐步清晰的过程。中国人对犹太人的态度始终是友好宽容的 ,并在给予他们同情的同时 ,又对其政治活动尤其是犹太复国主运动给与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90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经历了三次开拓性的飞跃。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主要特色是质朴性、根本性、扬弃性;江泽民发展理论的主要特色是转折性、系统性、全面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理论,其根本特色是科学性,具体看则有着人本性、和谐性、开放性的特点。三次飞跃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为完成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而产生的,它们之间具有传承和创新、联系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905.
合作制和利益相关者管理都具有“公平、民主、合作、共享”的特点.是责、权、利统一的经济民主管理。国外合作金融的成功经验之一在于其对利益相关者有力的保护。这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启示是必须坚持合作制、坚持市场机制为导向和加强法制建设等。  相似文献   
906.
苏新 《华人时刊》2006,(2):17-19
商务部副部长、中国国际贸易谈判代表高虎城透露,中国去年前三季度遭遇各类贸易摩擦涉案达89亿美元,贸易摩擦由产品、企业等微观层面转变到政策、体制、行业等宏观层面。尽管去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仍然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大而不强”的中国外贸仍然亟须调整和提高。  相似文献   
907.
法国文学的域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克鲁 《学习与探索》2006,4(3):133-135
法国文学成就辉煌,影响深远。从中世纪至今,法国文学中新的体裁、题材、思想观念、艺术手法对欧洲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法国文学自身发展与时俱进,既富有创新意识,又善于汲取前人和他国的优秀文化营养,同时也与法国政府历来对文学的发展高度重视有关。  相似文献   
908.
礼乐文化,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而又尚未得到认真研究的问题。下面五篇文章,有总的论述,有个案分析,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希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909.
中国经济法之争的内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经二十余年的中国经济法之争,是中国现代法制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将成为当代中国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基础性、前沿性课题。中国经济法之争有其丰富的内涵,相关的探讨可使其轮廓逐步清晰,便于认识和把握;中国经济法之争有其发生发展的必然性。其中,大陆法注重法体系构建和法部门划分传统的深重影响,以及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在中国的“不期而遇”,是导致这场争论的客观缘由。  相似文献   
910.
茅盾开端之作《蚀》三部曲并非政治与文学的简单勾联,从政治文化视角看,主要反映了作者的政治体验和个人情绪。引人注目的是,小说中刻画了深受“五四”影响而在新的政治文化语境———革命下的“颓废的一代”。茅盾在文化的层次上对“五四”精神、“五四”一代作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