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4篇 |
免费 | 14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3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4篇 |
人才学 | 11篇 |
丛书文集 | 175篇 |
教育普及 | 1篇 |
理论方法论 | 47篇 |
综合类 | 351篇 |
社会学 | 55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49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53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刘永富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4):17-19
中美两国都是世界大国,而且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但自二战结束后,尤其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尤其是台湾问题,日本人的从中干扰,中美两国的关系始终处理不好,有时双方甚至抱有敌意.这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严重干扰了双方的正常经贸、政治交往,影响了双方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22.
美国总统拜登上任以来,其对外战略正逐渐成形。拜登政府表示将以同盟关系为基础重建美国的领导力,在东北亚地区继续推进印太战略的实施。美国东北亚政策的调整与变化,被普遍认为战略指向明显,拜登政府将中国视为美国最严峻的竞争对手,将继续利用台湾问题对华进行战略牵制,中美关系仍处于其东北亚政策调整的核心。拜登政府将巩固与日本的盟友关系,这一倾向也得到了菅义伟政权的积极回应。朝鲜半岛问题的走向尚未明朗,缺乏沟通和协作的氛围。受制于国内因素的影响,拜登政府对外修复盟友关系、布局战略重组并非易事。鉴于美国在东北亚的政策调整,中国必须正视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不仅直接关系到“一带一路”倡议在这一地区的推进,而且对于中国周边安全稳定也至关重要,中国要积极做好应对。 相似文献
723.
中美关系发展中出现分歧、矛盾甚至冲突增加,是由各自的国家利益决定的,是两个大国关系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的正常反映,也是霸权国与崛起国权势转移的必然结果,因而是真实的国家关系体现。全方位、多视角、理性地分析、考察双边关系发展的历史、现状、态势、特点,以及中美关系在所有大国双边关系中的成熟性,中美战略关系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景是可以期待的。 相似文献
724.
抗战胜利之后,对日处置成为中国民众关注的焦点。而事实上已独占日本的美国在对日政策上却由惩处逐渐转为扶植,这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一场反美扶日运动遂在中国大地爆发,民众以各种方式对美国的扶日行为予以揭露和抨击,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美方这一政策的坚决反对及对国民政府软弱无能外交的强烈不满。由于扶日政策同样损及南京国民政府的利益,因此其对待运动的态度与以往也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725.
基于政治与经济的密不可分,对“传媒市场”的分析成为解释中美关系的客观依据;基于文化因素的根基性角色,传媒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主导力量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中美文化产业在传媒市场中的客观描述对比,以政治学为阐释角度,力求通过经济这个侧面,论述在美国文化主导下(即美国文化霸权的体现),中美双方在交往关系中的现实选择以及对其发展趋势的预测。 相似文献
726.
论中美共同利益与结构性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国际关系中影响的上升 ,特别是“9·1 1”事件后 ,中美结构性共同利益正在增加 ,结构性矛盾尽管还存在 ,但其重要性暂时有所下降或尖锐程度暂时得到缓解。中美结构性矛盾与中美结构性共同利益在各领域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美国一直是在它全球战略的框架内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的。这决定了不同时期中美关系五个领域在美对华战略中重要性的不同排序。中美在世界战略格局等战略与安全观念方面存在碰撞与相容性。有必要利用目前有利时机 ,构建中美长期战略稳定与合作关系框架。它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两国共同利益的作用和防止两国结构性矛盾激化 相似文献
727.
胡远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3)
面对后危机时代新的语境,特别是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美国对华外交战略思维也在进行着调整,由注重政府外交向注重公共外交转型,由“强硬外交”向“巧实力外交”转变.这种外交战略思维的变化主导着美国建构新公共外交的战略框架,即采取“主动—接近”的公共外交姿态,尤为注重“网络外交”.在美国公共外交的实践方面,通过对“中国威胁论”和“中国责任论”为主导的话语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对华公共外交的“两面性”特征. 相似文献
728.
729.
自1987年以来,美国国会提出并通过了一系列"涉藏议案".这些议案的基本目标是将美国对华政策与"西藏问题"挂钩.作为美国对华人权外交的组成部分,这些"涉藏议案"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消极的负面影响,它不仅使美国对中国所谓"西藏人权问题"的干涉长期存在,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达赖集团在国外的分裂活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