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51篇
  免费   442篇
  国内免费   112篇
管理学   4500篇
劳动科学   213篇
民族学   412篇
人才学   366篇
人口学   98篇
丛书文集   4374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994篇
综合类   8409篇
社会学   1388篇
统计学   1950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448篇
  2022年   424篇
  2021年   458篇
  2020年   413篇
  2019年   442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365篇
  2016年   518篇
  2015年   717篇
  2014年   1771篇
  2013年   1396篇
  2012年   1768篇
  2011年   1969篇
  2010年   1735篇
  2009年   1702篇
  2008年   1599篇
  2007年   1219篇
  2006年   1011篇
  2005年   953篇
  2004年   763篇
  2003年   715篇
  2002年   553篇
  2001年   563篇
  2000年   486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61.
以江苏镇江非遗文化"镇江三怪"为例,通过对镇江非遗文化及文创市场的调研,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文创产品结合的可行性,认为应开发以非遗为核心的文创产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地方文创产业体系,希望给新时代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带来新思路。  相似文献   
262.
长江上游地区既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我国贫困地区的主要聚集区,打赢这一特定区域的扶贫攻坚战不仅对实施好国家战略,而且对确保长江上游贫困地区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基于长江上游云、贵、川、渝四省市2010-2015年的面板统计数据研究长江上游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脱贫绩效。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了地区脱贫,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脱贫绩效大于国际产业转移的脱贫绩效。分析还发现,影响地区脱贫的生产要素、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因素等对地区脱贫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做好长江上游地区承接产业的关键是:国家层面制定计划,区域联合构建机制,承接地做好落地工作,行业协会发挥中间服务作用,承接企业培育人力资本,通过提升产业扶贫效益加快长江上游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  相似文献   
263.
学术界对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从多角度界定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内涵,从多层面分析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特别是从动力机制、保障机制、扩散机制和协同机制四个方面研究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但现有研究在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内涵方面忽视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过程性,因此在制约因素和运行机制中没有根据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过程性展开分析.在未来的研究中要注意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过程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协同的研究.  相似文献   
264.
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我国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内在要求.秦巴山区城口县在家庭承包制下,不断探索和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建立起以"农户入社、社企合作"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双层股份合作制.通过对双层股份合作制模式的分析,认为它是一种既实现效率又兼顾公平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对国家实现扶贫攻坚和地区脱贫致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5.
在精准脱贫方兴未艾的浪潮中,关于精英俘获与能人效应的研究有待商榷。集中连片特困区A村的典型事例为我们深入了解当前脱贫治理中能人效应问题提供了事实依据,同时证明精英理论对当前农村社会治理有效性的解释力。有鉴于资源贫乏、低自主性的贫困现实,乡村能人带动精准脱贫,便成了乡土逻辑中的适宜性治理形式,有助于带动村域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贫困户可行能力改善。文章采用质化研究方法,从精准执行效果、村域经济效益、社会治理成效等多维效应出发,综合评价能人在贫困户精准分类、资源整合开发、脱贫治理结构优化方面的能力集合,分析其在贫困治理中的重要意义,并从作用基础、结构动因、目标导向方面,论述能人效应带动精准脱贫的内在逻辑,进一步得出乡村能人引导贫困户行动、激活村域经济活力、优化扶贫组织关系结构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66.
以2003—2015年分地区(细)分行业数据复原全国城镇职工收入序列,建立收入转换矩阵,测度地区收入流动性,利用2004—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贸易开放度对地区收入流动性及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提升了地区收入流动性;出口依存度对地区收入流动性质量的影响呈倒U形,R&D对这一影响有增强作用并延缓拐点的到来.建议:加快中西部地区出口贸易的发展,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时,应当注重鼓励出口型企业的内迁;东部地区应当注意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以增大地区居民收入地位上升的机会.  相似文献   
267.
利用1995—2014年统计数据,分析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差距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且呈快速发展趋势,内部差距最大的是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远高于固定资产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和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尽管国外市场增长迅速,但国内市场规模对产业发展差距的影响更大。加快产业发展和缩小区域差距的关键在于发挥比较优势、加强技术创新和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等。  相似文献   
268.
广东省是全国经济发达省份,但人均GDP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居民收入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广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希望所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突破口,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实现途径。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必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大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加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培育乡风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269.
高校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生力军,在长期的定点扶贫中,探索出了卓有成效的扶贫模式。通过对第一批参与定点扶贫44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扶贫报告进行文本分析,从教育、产业、人才、医疗四个方面概括了高校扶贫工作的主要做法,进而对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四所有代表性的农业高校的扶贫模式进行案例分析,剖析农业高校精准扶贫模式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提出了推进农业高校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的路径:更新扶贫理念,着力建立长效扶贫机制;聚焦产业扶贫,着力建设农业综合体系;深化校企合作,着力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注重精神扶贫,着力培育乡村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2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