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72篇 |
免费 | 286篇 |
国内免费 | 8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306篇 |
劳动科学 | 114篇 |
民族学 | 154篇 |
人才学 | 263篇 |
人口学 | 41篇 |
丛书文集 | 3707篇 |
理论方法论 | 625篇 |
综合类 | 6923篇 |
社会学 | 622篇 |
统计学 | 1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8篇 |
2023年 | 220篇 |
2022年 | 256篇 |
2021年 | 348篇 |
2020年 | 309篇 |
2019年 | 305篇 |
2018年 | 129篇 |
2017年 | 221篇 |
2016年 | 263篇 |
2015年 | 440篇 |
2014年 | 880篇 |
2013年 | 709篇 |
2012年 | 728篇 |
2011年 | 903篇 |
2010年 | 843篇 |
2009年 | 956篇 |
2008年 | 1213篇 |
2007年 | 843篇 |
2006年 | 722篇 |
2005年 | 672篇 |
2004年 | 547篇 |
2003年 | 537篇 |
2002年 | 483篇 |
2001年 | 452篇 |
2000年 | 361篇 |
1999年 | 180篇 |
1998年 | 101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体验的普遍特性就是“现象学时间”,现象学时间是内在的,它属于体验本身。客观时间因其超验性而被悬置起来。现象学时间的结构表明:现在的原印象被“滞留”的边缘和“前摄”的边缘包围着。过去、现在、未来这三重意向的“瞬间”都是知觉。我们对内在时间视域进行反思,发现了先验主体的存在方式,也因此明白:对象和世界是在先验主体和内在时间意识中——也即是在“活的当下”中——自身构成的。 相似文献
92.
宋以后诗学批评视野中的诗气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气"作为诗歌之本的标树,二是对诗气表现特征与要求的探讨,三是对"气"与其他创作因素关系的考察.上述三方面,从主体上展开了诗气之论,构建出了古典诗气论的论说空间. 相似文献
93.
94.
社会保障是为了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确保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的一种政府的制度行为。其责任主体有政府、企业、个人,但最终责任主体是政府。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关键看政府在这一制度行为中是否负起了应有的责任。在社会保障的有所为领域,政府应该介入并强化自己的责任,在有所不为的领域,应当适当退出,充分发挥民间生活资源的功能,准确定位政府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中的责任主体地位,避免政府角色的缺位与越位现象。 相似文献
95.
30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三十年的研究,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理解虽然形式各异,但共持着一个共同的基本框架,即都承认它是辩证的决定论,只是不同的学者对这"辩证性质"的具体内涵的理解有所不同.我们今后的研究,应该继续在这一正确的框架之内进行.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继续将问题大而化之,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对具体层面和微观机制的探究上. 相似文献
96.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实质是基于利益追求的主体在适应性选择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产业政策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由于政策目标与主体目标之问以及区域间动力结构上存在着差异,弱化了政策效应,所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执行等要建立在主体适应性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97.
张晓燕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4):58-59
在我国的商主体制度中,一般均将企业与商主体的概念相等同,这在对企业进行整体性处分的制度设计时就存在理论上难以解决的矛盾。因而,借鉴澳门地区的立法经验,将法律中的企业法人概念从企业的概念中分离出来,将商主体(或称商业企业主)定位为自然人和法人(包括企业法人),将其他企业类型定位在商客体的意义上,建立商业企业主开办企业的制度,有利于企业处分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98.
99.
世界之交中国现实的变革和社会经济生活与人们精神需求的深刻变化,导致了文学的深刻调整与剧烈变化。无论我们在情感上承认与否,当代中国文学的主体意识、自我精神沉沦于大众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自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兴盛,从“自我”的寻找开始,至80年... 相似文献
100.
李成旺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本文认为 :道德价值迷失及道德价值解体的根源在于道德自律意识的减弱 ,而道德自律意识的减弱又滥觞于人的主体性意识的缺失 ;以自觉能动性、创造性、自主独立性为内涵的主体性的确认、回归与解放是道德自律的前提和基础。道德自律意识发展进步的规律、人的主体性解放的规律符合人和人类社会发展三阶段的规律 ,只有人的主体性的最终觉醒与确定 ,才能增强道德自律 ,最终摆脱道德困惑 ,从而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当前切实高扬人的主体性从而增强道德自律要从三个误区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