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2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61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69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34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1065篇
社会学   100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求是学刊》2017,(4):112-119
"箱笼"是明清小说中的常见器具。其出现,一般缘于叙事话语"再现"生活真实的需要。由于与女性相关的文化符码(如服饰、陪嫁、内闱等)大多涉及"箱笼",故其在以女性为中心的情节场面中出镜尤为频繁。在《金瓶梅》一书中,"箱笼"不仅是"再现"古代女子生活常态的普通物象,也不止作为满足叙事现场真实感的道具存在,而是同人物的生命轨迹紧密关联,与叙事结构、人物塑造有机结合,在观照女性命运、构造情节场面、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金瓶梅》女性书写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性物象"。  相似文献   
102.
中国文学批评史书写已有近百年历史,先后出现过"选人定篇"知人论世"原始表末"等多种书写模式.在既存诸种模式的沃土上,新近生长出"洪范九畴"范式,即以文论关键词(术语、 概念、 范畴和命题)为经,以历史时序为纬,深度阐释中国文论的核心观念,精心建构中国文论的话语体系."洪范九畴"范式,追溯字义根柢及历史渊源,演绎文论关键词的语义流变;键闭式释名,开启式彰义,折中式辨析,厘清文论关键词的理论内涵;返回由经典文本所生成的语义现场,重识文论关键词的语用生命;敷陈事理与摄举文统双向互通,揭示文论关键词的历史意蕴及现代价值.批评史书写的"洪范九畴"新范式,走出"彝伦攸斁"困局而臻"彝伦攸叙"佳境,开辟出一条文论阐释的中国路径.  相似文献   
103.
方方小说的叙事背景几乎都在武汉,至少也与武汉息息相关。武汉地域文化滋润、培育、成就了作家方方,作家方方也以自己孜孜不倦的勤奋创作丰富、充实、拓深了武汉地域文化内涵,用文字为这座城市"立此存照",构造了文学武汉的"平行空间"。方方通过对武汉市民文化的"零距离"呈现,实现了"新写实小说"的异军崛起,其独特的市民精神、风俗风景、方言地标等的展示和表现,构建了当代小说史上崭新的美学空间。  相似文献   
104.
陈献婉 《职业》2012,(17):157-158
尽管日本人和中国人所讲的语言完全不同,但日语的书写系统却是来自于汉语。日语汉字在整个日语体系里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且具有复杂的变化和构造。汉字起源于中国,对中国人来讲,这是学习日文得天独厚的有利之处。但很多汉语为母语的初学者往往误认为日语汉字是汉语的繁体字,意思是一样的,又误认为日语汉字发音没有规律等等。日文里的汉字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容易记忆和理解,很多汉字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学习,否则会在翻译和理解上出现很多错误。日文里的汉字使用广泛,种类繁多,很难掌握,所以在日语词汇的讲解中,要特别注意汉字的讲解和归纳,引导初学者正确理解日语汉字。  相似文献   
105.
《中国社会导刊》2014,(29):62-63
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全国第三届“书写人生第二春有奖征文书画摄影大赛”活动,已于2014年1月15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大赛颁奖典礼宣布启动。大赛组委会决定:本届大赛从即日起刊发征稿启事,2014年4月开始各媒体正式刊发稿件,2014年10月31日截稿,年底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组织评奖。本届大赛由《中国老年报》《中国老年》《新天地》《孝行天下》《中国社会工作、老龄》《中老年时报》《辽宁老年报》《福建老年报》《晚霞报》《老年康乐报》10家报刊共同参与联办。  相似文献   
106.
仪式作为传达观念意识的一种方式,对人们的意识行为和思维方式有强烈召唤和规约作用。仪式意象书写作为鲁迅小说《祝福》里的一种重要叙事手段和叙事策略,是文本意义赋予和内涵阐发的途径。小说《祝福》以祥林嫂的现实存在和可以预见的未来存在为视角,以仪式意象为载体,通过仪式描写来审视祥林嫂的存在现实,直抵当时女性存在的生命伦理与现实遭际。《祝福》的仪式意象书写反映了封建礼教吃人、社会历史吃人、人吃人的普遍社会现象,揭穿了作为被"吃"者的虚幻自我存在感和自我维护方式,表达了对人的二律背反存在和"圆满存在"的探寻和追问。鲁迅通过仪式意象书写表达了对旧社会中国妇女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相似文献   
107.
嘉道以前的船山记忆经历了一个私人记忆向官方记忆演变的过程,船山形象也随之变化。康熙年间王船山去世后,其子王敔通过刊刻船山著作、撰写船山行述,形成了对船山的私人记忆,刻画了王船山忠义节气、湛深学术的老儒形象。之后,湖广学政潘宗洛撰写了第一篇船山传记,将王船山形象提升为"前明之遗臣,我朝之贞士",使船山记忆由私人记忆开始向官方记忆转化。乾隆年间,随着清廷对晚明遗民褒诛并用政策的实施和各类文化工程的举办,船山记忆被再度筛选。王船山最终于嘉庆年间以经学家的身份进入了官方正史,并由此刺激了民间对船山记忆的全面复活,为近代船山热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08.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的第一部小说《野草在歌唱》毫不掩饰地描绘了种族隔离制度下南部非洲的社会现状,表达了对殖民地人民的深切同情,闪耀着浓郁的人道主义光芒。然而,这部反殖民书写的典范之作在批评和反思殖民主义罪恶的同时未能超越殖民话语的限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与之形成共谋关系,呈现出殖民话语的隐性书写。  相似文献   
109.
曾誉铭 《江海学刊》2012,(1):68-76,238
不同的书写方式与诠释方式产生了思想的不同面向。应当根据具体文脉而非外在要素来检审卢梭思想的诠释方式,实现诠释与卢梭思想自我理解的同一。卢梭思想揭示了人类的政治与哲学的生存处境,并对这种生存处境提供了回应方案,形成了一个思想整体。政治哲人卢梭的隐微与显白书写彰显了卢梭思想的内在张力。对卢梭书写方式的阐发将有助于为卢梭思想的诠释提供恰当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0.
萧红一生辗转几地,日本之行(1936.7.16-1937.1.3)尤为显著,这段时光被其自诩为“黄金时代”,其间经历强化了萧红对祖国与家乡的热爱之情,坚定了其独立作家精神,加深了其对中国国民与日本国民性的理解。而这一切,也反哺作家后期的人生与写作,使其认识到了中国国民性的觉醒,能够客观公允地认识和评价日本民众。这些所思、所为、所写展现出萧红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民族立场,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沉着、严谨与冷静态度,在面对日本问题上所持有的公允态度与客观立场,并展现了其所持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