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1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61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69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33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1055篇
社会学   100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0年代革命小说的都市书写一方面通过对比性的都市空间图景的呈现,展示都市的贫富两极对立,以此批判都市空间的等级秩序.另一方面,由于革命文学家在思想意识深层及生活方式中所具有的小资产阶级根性,革命小说中的都市书写又会不自觉地投入个体的都市感觉,体现出现代性的质素,从而使革命小说对都市的批判在显隐对立的叙述中显示出暧昧性、复杂性.  相似文献   
992.
993.
梅杰的《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纲要)》将个人立场与历史细部相结合,坚持还原历史,论从史出。这一重写不仅以新的史料质疑了部分儿童文学研究的主流定论,也探讨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古今关系、儿童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儿童本位”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儿童文学作家主体性与作品成就之间的关系、作家作品在不同时代的传承影响关系等。这些关系有所区分地整合进了文学史的叙录评断之中,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中国儿童文学史的一体化书写范式。“儿童本位”论与“泛儿童文学”观的对照书写,突显了中国儿童文学观的历史演变进程及“儿童本位”的重要意义,对此后中国儿童文学史的撰写、儿童文学的创作与批评以及儿童文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应用,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李昌森 《中华魂》2011,(10):29-30
“忠于党的事业”.谁都会说,但如何书写“忠诚”,却各有千秋。 有幸担任建党90周年征文的评委工作.有机会与那么多平常人的心境零距离接触.阅读一篇篇带着体温的征文.深深感触到一颗颗忠诚于党的心的脉动。这里有14岁就入党的老党员.有党龄比我们年龄都大的老红军.有受到错误运动牵连而不改对党忠诚的“老三届”。  相似文献   
997.
李铁的长篇小说《锦绣》详尽展现了锦绣厂半个世纪的曲折发展历程。从20世纪50年代的辉煌到市场经济改革的阵痛,在展现锦绣厂不断适应新形势走向新生的同时,书写了变革过程中工人主体地位的变化及精神世界的震荡。《锦绣》既是东北工业发展的缩影,也是国家工业发展锦绣前程的表征,是李铁对一个工业现代化国家的艺术描摹。  相似文献   
998.
《海东青》《朱鸰漫游仙境》《雨雪霏霏:婆罗洲童年记事》是在台马华作家李永平的代表作。3部小说皆以主人公的台北漫游贯穿故事主线,无家可回或有家不回成为主人公的共同特性,他们都是作者自我精神投射下无所事事、四处漫游、观看世情的浪子。父位的缺席、原乡的失落架构出浪子们的创伤身世,观看姿态的差异赋予“漫游”建构国族想象、表达反讽立场、重启童年记忆的多重意义,现代性与后殖民交杂的台北文化景观则揭露出都市主体的消费异化和身体异化危机,为书写和反思现代都市文化提供了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999.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记录了民族精神嬗变的历程,同时,又用抒情的笔调传达出知识分子的真挚与柔情,具有浓浓的诗性韵味。贾平凹小说在对理想世界的建构、人类栖居地的寻找、人性的终极关怀等方面,彰显出诗性精神。在艺术手法上,贾平凹小说注重用语言、叙事手法和小说意象等艺术手段,达成诗性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翟瑞青 《东岳论丛》2006,27(5):191-192
20世纪,在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母爱情感世界在人性层面和文化层面得到了充分展示,成为文学中的重要表现母题。现代作家在积极肯定女性在人类发展史上的生育价值和在传承文明、塑造人格方面无法取代的作用,展现母爱情感对儿童生长和发育重要性的同时,又深刻揭示了母爱情感所受到的传统文化和政治话语的制约。实际上母爱还在很大程度上潜在地影响着作家创作风格的形成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