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4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02篇 |
劳动科学 | 6篇 |
民族学 | 15篇 |
人才学 | 10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38篇 |
理论方法论 | 63篇 |
综合类 | 511篇 |
社会学 | 75篇 |
统计学 | 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56篇 |
2022年 | 59篇 |
2021年 | 57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107篇 |
2013年 | 106篇 |
2012年 | 105篇 |
2011年 | 125篇 |
2010年 | 111篇 |
2009年 | 91篇 |
2008年 | 76篇 |
2007年 | 51篇 |
2006年 | 52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产业链的空间演化过程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在新经济时代,大数据赋予产业链更加丰富的内涵。本文从大数据融合视角着重分析了产业链多维度结构,在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指出:在数字经济时代,技术变革促使产业链结构从传统的线性映射结构演化为多维空间结构,产业链的多维空间结构直接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大数据与供需链融合作为网络协同的微观基础,影响着价值链的增值,而且,微笑曲线各段附加值差距缩小,在物联网架构下,企业"合作"趋势渐强;从宏观层面来看,大数据具有提高产业链稳定性的作用,但是依靠单一维度的融合不能发挥大数据分析的优势,需要供需链、价值链、企业链、空间链四维协同整合,以达到完善产业链系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2.
目前,有很多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由于地区封闭,大量致富源泉被闲置,没有得到有效开发,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无论从解决中国经济当前的突出矛盾,还是从促进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通过推行特色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构建农业产业链,加快产业升级和劳动力转移,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很现实的、也是亟须加以改变的问题。 相似文献
63.
刘璟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4,(3)
通过探讨区域间贸易中产业分工深化对区域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提升的影响,可建立相关理论模型;分别从微观、宏观两个层面探讨区域间贸易中产业链分工效应,探索通过产业分工与合作,构建区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策略。提出整合区域内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产业关联和循环体系,可塑造国内价值链的治理结构,调整位于不同区域的省内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为区域制造业升级,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64.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能够有效提升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汇合点,在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有效衔接国际规则和机制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在制定协同发展规则、衔接供应链管理机制以及提升现代化水平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为了更好以规则衔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推动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基于区域一体化和区域治理理论,从产业链合作、供应链协同、现代化水平提升3个方面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产业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现状以及具体问题。研究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链合作顶层设计、供应链协同规则、创新要素流通规则方面已有明显进展,但是存在产业发展同质、通关便利程度不足、现代化标准对接暂遇瓶颈等问题。研究表明,粤港澳大湾区要加速对接产业链升级规则,实现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持续畅通供应管理规则,建成稳定的供应链体系,促进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则衔接,共同提升三地科研实力,带动各类要素畅通流动,力促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升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构建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相似文献
65.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重点任务。论文首先界定了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内涵,并根据其内涵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研究2011—2020年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与空间收敛性。结果表明: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中西低”的阶梯状空间分布特征;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而区域间差异主要来源于东部-中部和东部-西部的地区差异;全国及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在空间上无明显σ收敛特征,全国及各区域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表明各区域朝着自身稳定状态发展。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关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6.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导向的粮食产业链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予新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1):7-10
粮食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是对整个粮食产业链进行优化与整合。中国粮食产业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各环节的连接效应较弱,加工业整体实力不强,产供销各环节的组织化程度差异大,产业链条短,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滞后。粮食产业链优化的重点是通过整合相关要素,使产业链结构更加合理有效,产业内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协调。实现优化的3个机制:纵向延伸优化机制、横向扩张优化机制和侧向拓展优化机制。 相似文献
67.
张辉 《市场瞭望(下半月)》2014,(10):93-94
品牌是一个很好听的词,尤其是对当前处于全球产业链末端的中国。政府官员们谈论品牌可以证明自身的崇高追求;企业家们谈论品牌,可以证明自己境界高远;而专家谈论品牌.当然是一门生意。 相似文献
68.
资源产业链演化机制研究——以西部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产业链是以资源为核心的要素整合机制.资源是资源产业链的基础要素,知识、资本是驱动要素,生态是制约要素.通过对实体的抽象,可建立以知识、资本、资源、生态共生关系为基础的资源产业链动态演化模型,并以此构建资源产业链"四要素整合"机制.基于这个模型和机制来分析,目前西部地区的资源产业链仍处于由初级向中级迈进的转折阶段,因此应进一步发挥知识要素驱动优势,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实施三要素共同提升,以实现产业链的深度、有序和完整性演化. 相似文献
69.
岳芃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87-91
为从理论探索文化创意产业的聚集能力培养的途径,运用产业聚集理论分析制约陕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根源。分析认为:陕西省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环节薄弱、产业间及区域内发展不平衡导致了陕西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条较短、产业关联度不高的现状,从而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此,提出推动陕西省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建立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模式、进一步提高产业关联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70.
论提高我国渔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一种产业链视角下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整渔业结构、提高渔业经济的运行效益是当前我国渔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渔业经济运行效益之所以不高,最终可以归结为我国渔业产业链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产业链过短、质量不高。因此,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渔业经济的运行效益,只能通过采取延伸和整合现有的渔业产业链以及为此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等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