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王晓禹 《江右论坛》2007,8(8):54-56
亨廷顿的政治参与理论主要内容包括政治参与的模式、政治参与和现代化各项目标的关系、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等.亨廷顿指出,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往往面临与其他发展目标相冲突的困境,其政治参与程度及成效有赖于政治精英的抉择.亨廷顿政治参与理论的保守性和现实性既是其价值所在,又是其缺陷之源.  相似文献   
62.
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21世纪的世界“文明的冲突”将取代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成为国际政治的基本特征。理论的正确与否只能用事实验证,从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和鼓吹的“中国威胁论”来看,所谓文明的冲突只不过是利益冲突的华美外衣,没有实质内容的改变。  相似文献   
63.
亨廷顿提出的“反权力伦理”与霍夫施塔特提出的“神话—地位政治”是美国学者解读美国阴谋论的两种基本范式。前者将阴谋论的盛行当作美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隐性证明,后者强调阴谋论的反智主义与非理性色彩。“反权力伦理”范式的局限在于过于强调阴谋论发生机制中的理想主义成分,忽视了社会集团冲突在阴谋论流行过程中的作用。而“神话—地位政治”范式只关注于大众受少数社会集团操控的一面,折射出精英主义的偏见。反映现实世界权力关系的阴谋论不应以单一方式存在。只有通过对复杂权力关系的仔细梳理,以更为微观的视角为切入点,我们才有可能更加接近于认清阴谋论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中华民族在新世纪里对美好社会的构想  相似文献   
65.
在冷战结束,特别是“9·11”事件之后,文化(文明)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成为国际关系理论家争论的中心。在美国国际关系学界有一个说法:目前在国际关系理论里占据话语权的多不是“科班出身”的国际关系理论家,而是一些比较政治学家,如塞缪尔·亨廷顿和弗朗西斯·福山。  相似文献   
66.
亨廷顿在<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政治民主化浪潮>一书中总结了19世纪以来三波世界民主化浪潮的进程及其产生的原因,重点分析了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过程、特点与原因.而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他提出:随着冷战的结束,人们对国家的认同和忠诚转向对文明的认同和忠诚,文明间冲突将成为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本文旨在通过对亨廷顿著作的研究,试图把握亨廷顿的政治思想的变化,进而探索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67.
冲突论有其有用的一面。但推向极端就会走到谬误。将文化政治化的趋势其实在亨廷顿之前就颇为盛行。不少对于文化的思考和再思考都具有相当明显的政治立场和意图,文化被用做通向政治的路径。很可能正是美国国内的这种趋势启发了亨廷顿将其运用到国际政治,但这样做肯定会产生很多误区。  相似文献   
68.
“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由美国的塞缪尔&#183;亨廷顿教授的一本书而得名。在这本16年前出版的书中,亨廷顿写道:“民主化的运动是一项全球性的运动。在15年中,民主化的波涛席卷了南美,横贯拉丁美洲,来到了亚洲,冲垮了苏联集团的专制政权。”不过,世事无常,进入新世纪以来,亨氏所说的历时近30年的“民主化浪潮”却出现了值得关注的变化。  相似文献   
69.
以历史哲学的角度分析了亨廷顿文明冲突史观的思想渊源,指出文明的和谐是构建全球伦理的基础,认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史观是“文化形态史学”的当代形式,并对此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70.
郝时远与亨廷顿是当今中美两国的知名学者,两人都对民族国家问题颇有研究.在国际层面上,前者主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后者认为文明之间必然产生冲突;在国内层次上,前者主张中国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后者认为美国主体民族价值观受到冲击.他们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中美两国学界关于和谐与冲突截然不同的两种民族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